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只基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然感知,缺乏有针对性、有目的强化感知的教学策略,因此学生往往很难更进一步。而我们在研究名师的课堂教学时发现,他们往往都很重视感知这一环节,因而学生的学习就显得更自主,效果也更好。

一、感知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首先是对数学学习对象的感知,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也是自觉不自觉地预先给学生提供感知材料,只不过有经验的教师还会设计好学生的感知顺序,而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往往是让学生直接感知。前者可以让学生在预设的教学中有计划的感知,而不至于让学生的思维超出控制范围;而后者缺少明确的针对性,但却多了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可以更为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感知特点。从这个角度讲,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感知应从这两个角度选择并交替进行。

与此同时,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对学生的感知提出了相关解释,脑科学的研究让我们发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接触到数学材料时,感知往往就会自发地产生,感知的结果与思维中原有的材料进行相互作用,而如果数学材料相对学生而言是新的话,则会在学生的思维中直接引起大脑中感知区域细胞的兴奋,这种兴奋又会通过神经传输到学生的神经中枢,让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加工。而不同的学生由于感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差异,因此同一事物在学生的思维中最后留下的印象是不一样的,从而也就出现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感知的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感知策略就成为我们必要的教学选择,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考虑并实施。

1.基于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

例如在教学生分数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准备一张圆形的纸,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折一至三次,然后将其中的一部分涂上颜色,让学生去认识分数。如果要教学生假分数的知识,也可以同时用两个圆形的纸进行对折,将每个圆都平均分成四份或八份,然后在其中大于四份或八份的部分涂上颜色,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涂出的部分。这样有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学生就能够顺利构建出真分数的表示方法,而有了原来的感知基础,再加上后面增加的感知材料,学生在构建假分数知识时也会变得更为顺利。

2.加工感知对象,为学生的感知提供明确的方向。

例如在外出听课的时候,我们常常注意到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在板书环节总喜欢通过不同颜色的粉笔将重点勾画出来,刚工作时我们总以为这是例行公事,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通过颜色的变化让学生感知重点。再如在行程问题中追击问题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同的老师对同一个追击问题,如果所画出来的示意图不同,学生的思维速度和思维质量会有明显的不同。笔者在思考这一差异时,发现其原理在于学生思维的对象就是教师根据题意画出来的示意图,也就是说示意图就是学生的感知对象,示意图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感知结果。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在必要的时候就必须对感知对象进行加工。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学生的感知理清顺序。

例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时,学生的感知材料就是老师提供的一组数字:3、11、15、19、21、26……学生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看这个数的最后一位(这是受前面所学知识的影响),但很快会发现这一方法是不适用的。但再往下思考学生就会遇到困难,因为这些数字看不出明显的规律性,可感而不可知,没有一种整体属性。而这个时候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往往会失去耐心,此时教师就必须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占据,从而将学生的感知推向深入。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感知教学策略的思考

感知作为数学学习的第一步,强化感知教学的策略显然是必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问题往往在于强化契机的把握。我们到底应该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感知材料?到底应该什么时候给学生提醒?这些问题都必须思考。而在笔者看来,其关键在于教师要研究学生,预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规律,知道学生可能在哪些地方产生什么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必须多积累、多思考。

从这个角度讲,感知虽然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小步,但这一小步却有着相当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