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凸显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和动手相结合,手是脑的老师,智慧出在手尖上。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条件。目前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关键是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机会。因此,在新一轮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动手开始,让学生通过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画一画、数一数等,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动手机会。

例如教学一年级“认识物体”时,教师拿出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积木或实物,让学生认一认、摸一摸、滚一滚、分一分、数一数,通过多次动手,加深学生对所学物体特征的认识。在分类的过程中,只要学生分得有道理都是正确的。要鼓励学生课后用不同的积木搭成美丽的建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再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拿出不同的三角形自由操作:可以动手量一量、算一算,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也可以动手剪一剪、拼一拼,三个内角合在一起成什么图形;如果学生动手直接把三个内角合在一起,当然也是可以的。总之,只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好的。即使他(她)发现错了,也是好的,因为他(她)动了手、动了脑,他(她)的创新思维能力已经在逐步形成。

二、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

在教学中可以打破原来的老座位,让学生围成几圈分组学习,组织“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在小组内,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交流内容组织学生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个人独立思考,把班级集体学习、小组讨论及个人独立学习有机结合。

例如:在学完“亿以内数”的读法后,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用3个0、4个5组成一个七位数,使组成的数要符合下面的要求:①一个0也不读出来;②只读出一个0;③读出2个0。学生合作交流,气氛相当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体验了成功,获得了进步。再比如,在学习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后,出示“198+99”,让学生合作交流可以怎样简算,在相互讨论中他们想出了6种解法。

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参与合作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使合作交流流于形式,要尽量达到实效。

三、自主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灵魂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放手让学生独立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当然,强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不是教师绝对不能给学生提供帮助,而是应该适时地给学生进行点拨、启迪。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让学生在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的情况下,首先要求学生凭手画一个圆,在学生几经尝试仍无法画好时,给学生提供一枚图钉、一支铅笔、一根线、一块板,再次让学生尝试画圆,同时要安排充足的时间。通过这段时间的自主探索,学生会更深刻地认识“圆心”、“半径”、“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即画圆时线的长度始终不变)等有关知识。再比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先让学生在学具盒里拿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等卡片,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求出这些图形的一周的长度,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测量、计算、比较、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最简单的方法。这样做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探索、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体验创造的乐趣。

总之,在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 探索和合作交流(不能孤立的看待这三者,更多情况下三者是有机交融在一起的)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