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小学体育教学这么多年来,发现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那就是学生看起来喜欢体育,但离我们需要的对体育的真兴趣似乎又有一段距离,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学生一到上体育课,就兴高采烈地往操场上跑,可一旦开始教授专业的体育技能,学生就会感到无趣。这说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只停留在自由自在的玩儿上,而不是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上面,也说明我们的体育教学还需要从真兴趣的激发入手,让学生真正收获体育与健康。

一、体育真兴趣的源头探寻

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一般是这样的,即喜欢体育课上的自由,喜欢体育老师让他们玩自己想玩的项目,喜欢几个人聚在一起做游戏(游戏是现代体育的鼻祖)。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这种体育心理其实是开展体育教学的良好基础。

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生理基础是这样的,即处于身体成长的迅速期,从而有了急于表现、乐于运动的自然需要,部分学生还喜欢一些竞争性质的活动,也有一部分同学喜欢自我挑战的运动。前者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对抗性质的运动来培养体育兴趣,如足球;后者可以通过非直接对抗的运动来培养举,如乒乓球。

小学生体育认知的特点是这样的,即认为体育应该是一个好玩的课,不应该老是教“像木头人一样的广播操”(学生语),老是教“没意思的跑啊跑的东西”(学生语),这说明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是肤浅的。

二、体育真兴趣的培养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真兴趣的有效策略。具体说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从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恰到好处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真兴趣。如我们可以通过将学生喜欢的游戏改编成体育活动,将体育教学的目的蕴藏在游戏当中,或者以游戏的思想去进行体育教学目的的渗透。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培养学生灵活运动的能力,可以将“丢手帕”的游戏思想蕴藏在接力跑的运动项目中,以培养学生“跑”的能力,以及协调合作能力。再如笔者发现好多小学生都喜欢三个人一组,腿勾腿玩一种单足跳走的游戏,笔者就用此游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学生非常感兴趣。

从学生的生理基础来看,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直接对抗和非直接对抗性运动,如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都是小学生喜欢的运动方式。这里值得强调的是,既要尊重学生原有的兴趣,又要进行有目的的矫正,尤其是对于不喜欢直接对抗项目的小学生而言,可 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勇于参加直接对抗的体育运动项目。

而对于无法通过学生游戏等方式改造的体育运动项目而言,真兴趣的培养策略则在于让学生感觉到这些运动项目的价值。比如说广播操的教学。众所周知,真正将广播操做到位可以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身体平衡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神经系统水平(体育与健康的意义也在这里得到显现)等。但很显然,如果只是教广播操,学生是无法形成这样的认识的。所以笔者采取的策略是,先分析广播操能够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然后分别单独向学生提出相关的能力要求,结果学生往往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比如说让学生单独进行“金鸡独立”的动作,学生显然是有困难的。再比如说让学生俯身后用双手中指触摸脚尖,学生也是做不到的……在遇到这些困难之后,再将广播操中的相关动作价值告诉给学生并亲身示范,学生往往就能对广播操的价值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因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持久兴趣。从学习心理角度来看,这一策略就是认知角度的有效策略。

三、教学评价对体育真兴趣培养的作用

值得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评价对小学生形成体育真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小学生的兴趣更多的依赖于外界的评价,而对于学习而言,教师的评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希望得到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不是一味的表扬,也不是一味的批评。激励性评价意味着肯定学生已有成绩,又指向更高的目标。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努力目标。

小学生是容易被教化的,我想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他们会更好地投入到新的运动进程中,笔者感觉到一种更为稳定的兴趣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