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简称“四能”)作为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爱因斯坦等人曾经明确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教学行为也应发生变化,在数学课堂上应该重视“四问”,从而有效培养“四能”。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不向老师提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而不敢问。因此,教师应尽力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为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勤于思维,敢于提问。小学生具有求知欲、好奇心强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来激发学生想探究问题的欲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智慧型的教师常常会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有效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这样既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留给思考空间,让学生“善问”

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首先要在平常的课堂中为学生示范如何提问,并启发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特别是在自己思考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要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善于提问的习惯。例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9加几”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即为什么用“凑十法”和如何用“凑十法”)是本节课的难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开动脑筋主动提问而不做“观众”,能自觉地在“学中问、问中学”。长此以往学生提问的兴趣越来越浓,甚至乐此不疲,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好习惯。

三、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会问”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课标中提出“让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生产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随时注意发现和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数学问题,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教学“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时:

师:生活中还有分段收费,累加计算的例子吗?举例说明。

有的学生举例乘坐出租车。

(1)早上8:00时,从轮渡码头打的到会展中心(15千米)需要多少钱?

(2)晚上23:30时,从火车站打的到厦大(7千米)需要多少钱?

厦门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①3千米以及3千米以下,收费:8.00元;②3千米以上,8千米以下,每千米收费2.00元;③8千米以上,超过8千米部分,加收回空补贴50%;④每日23:00到次日5:00,加收20%夜班补贴;⑤每趟(次)车另外加收2.00元燃油补贴。

有学生提出:乘座“的士”超过8千米,需要回空补贴,这时候重新打表可以吗?什么情况划算?

四、积极客观评价,让学生“乐问”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如果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赏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则会丧失自信心。因此,我们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并投以信任、赞许的目光,并用“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问题问得好!”“你很有自己的见解!”等亲切、肯定的话语给予热情的鼓励,进行真诚的表扬。如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更能起到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问”的能力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营造一个大环境,需要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需要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从“问题——数学问题——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反思过程,并坚持不懈地开展训练,从而使学生从“想问”、“善问”到“会问”,进而达到“乐问”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