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大约“产出”67万“准教师”,但实际需求教师只有25万。这一“僧多粥少”的现象直接导致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
在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联盟论坛“师范生教师素质训练”研讨会上,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培养处处长于兴国说,我国每年大致有32万本科师范毕业生、20万专科师范毕业生、再加上本有5万的老中师,以及10多万考取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毕业生,可以说“准教师”数量很大。但是每年教师岗位仅需补充25万人。
于兴国说,一方面师范毕业生庞大,可另一方面很多师范院校为了“求全求大”,大量增加非师范生的比例,导致师范生培养的“精度”不够,就业压力相应增大。
据统计,我国43所师范大学仅有19所大学明确将“建设成为高水平师范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同时,部分高校从以前举全校之力进行师范生培养,到如今演变成个别院系的发展目标。这显示了在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综合化的进程中,师范院校办学定位的模糊与动摇。
然而,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想留在城市、名校工作,但这些地方的教师需求量又相对较小,以致每年毕业季,大量师范生竞争城市教师的编制,而乡村教师的岗位却“门可罗雀”。
这种现象,让本来就供需失衡的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加“雪上加霜”。
《武汉晚报》翁晓波 李道君 欧阳正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