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1693~1765),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赖后母抚养。少年时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曾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五年后调任潍县。
郑板桥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影响,要求自己“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出仕做官,要“立功天地,字养生民”。郑板桥对官僚的贪贿污浊之风深恶痛绝,他五十岁时为范县县令,刚到任便出一怪招: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很多洞。有人不解,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官员的恶气和俗气。他做官从不讲排场,每次出巡他都不许鸣锣开道,不打“回避”和“肃静”的牌子。后来调山东任潍县县令也是如此。他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得很快,从不积压,无一冤案;他重视农桑,体察民情,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
郑板桥乐善好施。有一次夜里出去,他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他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后来韩梦周参加科举考试,还中了进士,而他和韩梦周也成了忘年交。郑板桥不幸失去了独子,所以他总是经常寻访孤儿,并倾力相助。县学里的孩子放学,遇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让人给送饭;又想到孩子们走泥路容易坏鞋,就让人找些旧鞋送给他们。遇到灾年,郑板桥更是具实上报,力争救济百姓。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曾刻了一方图章“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表明体恤民情的心志。
1746年(乾隆十一年),郑板桥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这一年山东发生了大饥荒,发生了人吃人的事。潍县原本是繁华大县,因是灾荒连年,民不聊生,他毅然决然开仓赈灾。他的下属劝他慎重从事,因为如果没有上级批准而擅自打开官仓的话,是要受到惩处的。但郑板桥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于是打开官仓赈济灾民。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这样使上万人得以活命。
乾隆十七年间,潍县又发生灾害,郑板桥又向上级申请救济,但却因此触怒了上司而被罢了官。
郑板桥一生勤政清廉,在他被撤官归乡之时,很多百姓都来送他,依依不舍。他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他做官十二年,却如此清贫,两袖清风,送行的人无不感动慨叹。他在离别潍县时,还给当地的百姓画了一幅画,画上题了一首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又为惜别僚属,画了一幅菊花,也题上诗:“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跼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多么旷达豪迈的心胸,流露出如此的刚劲洒脱。他走后潍县家家都画他的像,以示纪念,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
郑板桥清廉刚正,在任上他画过一幅墨竹图,上面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言志,画写意。他对底层百姓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对民情风俗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总是不时地透露出这种生动的内容、别致的格调和纤尘不染的高风亮节,令后人仰慕万分,传颂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