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作文写作是一个难题,也是中考中最易失分的。那么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理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写作指导应使学生的写作心理由“厌”变“爱”。 教学实践中首先打破“一篇习作教学两课时”的陈旧教学模式,坚持让习作教学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指导写作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例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周甚至几周,给学生明确的习作要求,放手让学生到生活中搜集素材,精心构思。寓作文教学于活动之中,采用“看看—写写”、“听听—写写”、“说说—写写”、“玩玩—写写”等形式,使学生有“一写为快”之感。

二、积极增加生活积累

无物可写是中学作文的普遍现象。“眼中风景不够”,何以“笔下风云翻滚”。我认为观察是学生扩大生活积累的有效途径,观察多了就可以形成丰富的表象,积累写作因素。为此,我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在一次“五四”青年节庆祝前夕,与学生交谈后发现:学生对学校“五四”庆祝活动的安排似乎不感兴趣,我灵机一动,引导学生进行“五四是这样庆祝的”习作练习。学生所写的文章,语言流畅、内容丰富、感情充沛,而且在习作中充分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好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教师用心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景一物都将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达到由“想写”到“可写”的过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传授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写

目前使用的语文教材,在课文安排上以文体相同或类似的范文组成单元,以单元知识来体现单元重点,以单元知识中的写作训练来体现写作体系。这种课本编排体系,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课文和写作指导,使课文成为写作的范文。那么,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在实践中,我初步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促教的习作指导策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即“学生初学—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与互改”。 “用我眼看世界,以我手写我心,以我文舒我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他们的作文自然能够写得扎扎实实,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自改、互改,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入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针对性较强的点评方案,这样学生就乐于接受,也就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状况。

四、坚持读练结合,使学生乐写

“多读多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要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认为首先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每周开展一次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读书表达能力;组织“我爱这篇文章”读书比赛活动,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鉴赏能力;结合重大节日举办“向节日献礼”演讲会,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如在三月份组织“感恩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从我做起”、五月份“红色五月我最红”、“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等的征文。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因为日记内容广泛、丰富,记录了学生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想、所感,同时也是巩固观察成果、积累生活经验的一种好方法。在全国上下掀起“十大孝子”评选活动时,我鼓励学生回家做一件奉献孝心的事,给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捶一次背,并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写出来,学生们实践以后都写得很动情。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将读书中遇到的佳词、佳句随时写进日记。通过笔练促进学生读书是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写作心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重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示范作用,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