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各种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伴有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多种现象,在实验中,教师应教会让学生如何全面、准确观察实验,从观察的目的、方法、到思考现象的实质及推出现象所说明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由于大多数学生对最初出现的实验现象都有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奇感,他们这个时候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感受最深刻。由于有些实验的现象有多种,且某些现象转瞬即逝。因此,导致某些学生对这些现象的观察不准确、不及时,在这个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及时、细心地观察有关现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如:部分学生在观察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后,对有关现象是这样叙述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现象应从反应的剧烈程度、生成物的状态、颜色等方面去观察”。然后,我让他们反复实验、反复观察。之后,他们对铁丝燃烧有关现象比较全面准确地叙述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物为红色小球,冷却后立即变为黑色固体”。

二、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人人动手、亲自操作,这是培养和提高基本实验技能技巧的一个重要保证。如:在做“化学变化的现象”这个分组实验时,要求学生先给试管里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再观察可能出现的现象。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可有一部分学生仍然不能准确使用滴管,有的怕滴管内的液体流出来,将滴管倒着拿或水平拿着,有的怕氢氧化钠溶液腐蚀皮肤,干脆不做,让其他同学去做。还有的怕手中试管掉下去,就用手掌紧紧地握住试管。滴加试剂时,有的将滴管伸进试管,有的将滴管挨着试管口,结果滴管头出现了蓝色物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就启发他们寻找原因。学生经过思考,明白了其中的根源:原来是滴管头碰到了试管内壁上沾有的硫酸铜溶液,那么这个滴管就不能再插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中,应洗干净再用。通过对错误操作方法的纠正,学生真正明确了滴管伸进试管会污染试剂的道理。通过反复操作练习,学生的畏惧心理消除了,并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很快掌握了试管和滴管的正确操作方法。

三、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做实验,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更重要的是,以实验为载体,在实验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实际中,只有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转化为自身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之中。如:托盘天平使用时,若称量物和砝码位置放反,怎样根据错误质量求真实质量?我让学生用正确称量和错误称量两种不同方法,反复实验、反复对比,依次称量几种不同物质的质量,然后通过比较、讨论,引导学生得出了一条正确规律:称量物正确放置时,称量物真实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指示质量;称量物错误放置时,称量物真实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指示质量,或称量物真实质量=错误质量-游码指示质量的2倍。通过反复实验,既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严谨科学的思想品德,还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兴衰的根本所在,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和希望。现行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大多数是一些物质性质的验证性实验或某些物质的制取实验,有些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存在这样或那样一些不足之处,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完善有关实验以及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总之,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