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新课标的形势下,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把握阅读目标,确立阅读教学新理念

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应根据材料的不同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选择运用,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例如对议论文阅读的定位,提出议论文阅读的重点是“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思考,做出判断”。这一要求改变了过去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方向,将议论文阅读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阅读教学目标体现了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体现了重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能帮助广大教师确立现代阅读教学新理念,重新认识阅读教学,进而改进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

二、以指导学生自己会读书为目标,优化阅读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

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要给学生提出朗读的基本要求:一是准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错字,不颠倒,不读破句;二是自然流畅,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传情达意,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出声朗读再采用画线法标出各段的主题句或者导言,找出全文中总结性段落等。

2.精读课文,深入研究理解课文知识。

教师应根据文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研究。在教学中不应该把课本知识当作唯一正确的答案,不应该强迫学生接受教条化的知识,而应该允许他们自主地作出选择、分析、判断,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究。深思善疑学会自己提问,是精读课文的关键。一个好的提问比好的回答更有价值!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学生质疑、小组解疑、集中答疑来解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品读课文,积累妙语佳句。

浏览课文,找出文章的妙处,从欣赏的角度仔细品味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深入揣摩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挖出文字背后隐藏的内蕴。背诵佳句,自悟挖掘遣词造句的妙处,从具体的语言表达中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以便在自己的写作和表达中加以借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课文意境,掌握创设文章意境的方法。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1.更新观念,激发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影响及“讲解分析式”、“灌输式”教法的熏陶,初中生在语文学习的观念和方式上存在着重记忆、轻理解,重接受、轻探究,重练习、轻阅读,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水平和效益,首先要让学生更新观念,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制订读书计划,指导阅读方法。

为了让学生克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应指导学生认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根据修订大纲的要求,可以要求学生初一、初二每学年课外阅读100万字,初三学年课外阅读40万字。大纲“推荐书目”中所列的《西游记》等10本书在初一、初二两学年读完(每学期读2-3本),并适量选读一些散文、小说、杂文、科学小品;初三年级选读短小精美的名家名篇和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美时文。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还要采取课内外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阅读索引、作摘录、记读书卡片、写随笔等好的读书习惯,努力将学生的课外阅读由随意性、消遣性阅读提升到有计划的积累性阅读和品赏分析性阅读层面上来。

3.改善阅读条件,加强激励督促。

在农村初中开展课外阅读教学,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缺少读书时间和阅读的书籍。因此,应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和构建低负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任务及作业力求在课内完成,让学生在自习及课余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还要在语文课内阅读、写作、实践活动等课型中,力求课内向课外延伸。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有机、有序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方法指导和心得交流。

总之,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训练,必须讲究方法,克服困难,才能达到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