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改变小学生用生活语言表达对数学知识理解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课堂活动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越感兴趣,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思维也就越活跃。我在教学“100以内的减法”时,利用学生们熟悉的《西游记》故事情节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唐僧师徒一行途经火云洞时,红孩儿化作一阵妖风卷走了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来到火云洞,要救回师傅,红孩儿说:“要救师傅可以,但得先帮我做一道题,做出来了,我就放了你们西去。”那是一道什么题目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俩看看:小龙女的篮子里有苹果和桃子一共50个,桃子30个,请问苹果有几个?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教师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再让学生组间交流,最后请学生代表汇报。这样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也有了听别人说的机会。学生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本组的意见,就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学习的密度,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示范,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简洁性和完整性

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多数比较简单,其中不少内容是描述性的,但内容的编排上仍体现着前后的连贯性和很强的逻辑性。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如有学生学完正方体后问老师:正方体是长方体吗?老师是这样回答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所以正方体是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种回答有根有据,理由充足,逻辑性强。又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有的教师阐述道:“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这句结论性的话忽略了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这就是理由不充足,语言不严密,缺乏逻辑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模仿能产生表象,可成为日后思维的准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完备,但他们的模仿性强,这就需要课堂上的教师语言作为典范,成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所以教师语言首先要具有逻辑性、准确性、示范性,教师说话必须语法规范,用词恰当,言简意明。对概念陈述时要准确规范、合乎逻辑,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讲求顺序性。

三、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语言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与体态语言相结合,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有效地接收信息,理解知识。如教师讲解相遇问题时,一边讲解一边做演示: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边说边演示。通过演示,不言而喻,学生便懂了“相向”、“相遇”,问题也便于解决。这样讲解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理解也快。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情、手势、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较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注意多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感知和内部智力的转化,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36-8”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36根小棒,问:“怎样去掉8根?”有的学生边摆边说:“6减8不够减,我可以打开一捆小棒再减,从36里拿出16,16减8得8,20再加8得28。”而有的同学则说:“我从36里先拿出10根,10减8得2,26再加2得28。”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已形成表象,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解答正确。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从一年级起就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性,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说”的机会,让学生能“说”。凡学生能说的,都应该放心地让学生去说。真正实现人人学会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