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学生在此期间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会成为教学发展的契机,乃至整节课的一个精彩亮点!

在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课本的例题,在探究课本例题的过程中去质疑,去思考,去发现。上课时,我按照预定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学生们在积极思考之后,互相交流后得到了以下4种解题方法:

(6-3)×4+7×3=33m2 (6-3+6)×4÷2+(7-4+7)×3÷2=33m2

(7-4)×3+6×4=33m2 7×6-(7-4)×(6-3)=33m2

到这里,数学书上的方法已探究到位了,体现了分割法和添补法的解题思想。我也很欣慰,这节课应该可以小结了,可以进行下面的练习了。

但是我又善意地多问了一句:“还有没有同学在这些方法的启发下,会有别的思考和方法呢?”(师耐心等待,有个别学生举手了,于是充分肯定,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作好评价的准备。)

生1说:“在下图中进行连接,这样图②和图①的面积一样,把图②拼到图①处,就形成一个梯形。梯形的上底是4米,梯形的下底是7米,梯形的高为6米,则这个梯形的面积是(4+7)×6÷2=33m2

多棒的想法呀!可贵的转化思想。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约而同,其他同学为他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这样有创意的思考最大的赞许,老师欣赏你的方法!

这时,我看到有只手高高举起,我想,也许精彩还会继续。虽然明知道这节课的练习时间已经不够了,可是孩子的热情促使我倾听他们的发言,我应该帮助他们发表更精彩的观点。

生2说:“我在刚才这种方法的启发下,想到了把图①拼到图③处,图③和图②组合成一个长方形。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是:(7+4)×3=33m2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伴随着同伴赞许的目光,我看到刚刚发言的孩子自豪地坐下,俨然一位小数学家!

而生3的方法更是巧妙。生3说:“把原来的基本图看成图①,在图①的基础上添补一个图②,这样形成一个长为11米,宽为6米的长方形,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是(7+4)×6=66m2,原来基本图形的面积是66÷2=33m2

不约而同,教室里再次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是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赞许!笑容已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此时的课堂,已无须我再作过多的总结了!孩子们思维的“风筝”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