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陶行知先生主张“六大解放”,“将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拿活的自由还给学生”,实现“创造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他所实践并主张的教学方法与我们所实施的新课改的要求和目的是和谐的、统一的。作为语文教师,就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一、教师教学意识的开放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冲破“三中心”(即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束缚。既立足于教材,以教材为依托,又不局限于教材,向教材外延伸,努力促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既立足于课堂,重视课堂教学,又不局限于课堂,努力做到课堂的向前延伸和向后拓展,向社会、家庭及大自然的开放;既重视教师,又努力做到以学定教,促进教与学的结合,教学相长。开放的教材,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境界。

二、课堂提问的开放性

课堂提问不仅是师生交流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培养思考好习惯的关键。教师所提问题思维空间的大小直接制约着学生思考的广阔程度。传统一问一答狭隘式的提问,使学生的思考空间过窄,跨度过小,阻碍了学生主体潜在探索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放”一些,“粗”一些,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获得更多、新、奇的答案。其次,课堂提问内容还应从狭隘的课本知识中走出来,多让学生以自己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考虑问题,开阔知识视野,以促进学生发展。

三、思维训练的开放性

1.在自主阅读中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习语文。这样,学生的态度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其思维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初读之后,我安排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精读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参与意识得到激发,思维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他们对于课文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有的被黄山的美景所陶醉;有的为课文精美的语言所折服;还有的则驰骋于对黄山奇石的想象之中。在自主阅读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2.在合作交流中思维。合作交流是现代学习的重要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3.在课堂表演中思维。课堂表演是语文教学中学生喜爱的一种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而且体现了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不同的学生因其思维品质的不同,其对于课文表演的角度、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正体现了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开放性。

4.在想象空间中思维。想象能力是语文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教学后的拓展和延伸。它既能深化课文内容,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例如对狼扑向小羊以后结果的想象,对青蛙跳出井口以后所看到的景象的想象,对小珊迪被压断腿的情节的想象,无一不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四、学习评价的开放性

1.评价结果的激励性。教师对于学生评价结果的呈现要有利于呵护儿童自尊心,激励儿童发展,所以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方式。定量评价采用等级制的方式,淡化横向比较,不以分数给学生排队,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定性描述采用评语的形式,通过激励性语言指出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即更多地肯定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通过师生情感的融合、心灵的沟通,为学生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可以利用平时课堂考察、课后交谈、作业分析等方法分析与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3.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的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

总之,开放的课堂教学,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