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描述传统课堂:前十名高效,后十名睡觉,中间听或不听无关紧要。这就造成了:需要的时间不够,不需要的时间浪费。这个比喻反映了传统课堂的低效,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师友”互助高效课堂的优势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是以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学习组,学习优秀的当“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最终实现师友共进、合作双赢。“和谐互助”课堂上的师友互助学习,充分彰显了合作精神的巨大魅力。互助不仅是学习上的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的相互影响。互助极大地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维碰撞、展示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自信。从此,学生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了以互助学习为主,“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成为学生互助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教师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教室”真正变成了“学室”。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学生的边缘化,预防两级分化,尤其在我们这些城乡接合部学校,生生、师生之间关系更和谐了。

二、“师友”互助高效课堂操作实践

1.互助的内容:先是习惯的互助,后是知识的互助。

学友的习惯是师傅带出来的,这些习惯包括记笔记的习惯、作业本纠错的习惯,甚至涉及到卫生习惯、与同学老师交往的文明礼仪习惯。师傅要经常提醒,甚至课后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习惯养成了,成绩自然也会上去。其次才是课堂上“师友”之间的知识互助,知识的互助可根据不同课型、不同科目,按照科目教师的要求去逐步实施。

2.互助的时间:从课堂到课间,再延伸到课外。

为了让互助更有效,可以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让师傅检查学友英语单词短语,每天坚持听写十个。由于我们是城乡接合部学校,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更有甚者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孩子自己租房,放学后还要自己做饭,孩子晚上的作业无人监管,家庭作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实施课间师傅检查制度,可改变这一情况。为了让课后“师友”互助不留空挡,我们采用了放学前针对学友的薄弱学科,让师傅给学友出一道典型题,第二天带到学校检查、批阅、评价。每到周末还让师傅与学友的家长通一次电话,汇报学友在学校一周的综合表现情况,从而做到互助时间从课堂到课间再延伸到课外。

3.互助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与多元化评价相结合。

首先我们让学生知道师友成长目标,如同游戏中的晋级制度:师傅—优秀师傅—名师,学友—优秀学友—师傅。课堂上的评价,既要评价优点,同时也要中肯指出缺点,总结互助过程中的失误,长期培训形成一种模式。同时评价也看学友本身的学习基础,如果该学友本身基础比较差,那么他取得一个小进步,我们都应该及时表扬。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就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4.互助文化的建设:激情引趣,彰显主体。

为了让学生有长期兴趣和动力,营造互助文化非常重要。一年来我们班主要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在教室前后悬挂标语“独学则无友,孤陋则寡闻”,后墙上悬挂“我展示,我精彩”,让互助成为一种习惯。在教室前门贴上一幅由学生自己设计的广告图“走进这扇门,摒弃浮躁,保持安静,互帮互学,收获成功”。让学生自然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熏陶、感染。结合上学期期末成绩与期中成绩的名次变化,同时参考各种习惯的改变以及各任课教师的意见,评出优秀师傅、优秀学友、优秀“师友”,做成广告牌,挂在墙上,在前门墙上制订了班级一周师傅评比栏,以周为单位,以小红旗形式呈现。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让评比常态化,让激励处于进行时。

5.互助课堂的特征:重点突出“互助+展示”。

课堂教学的设计紧紧围绕这四个字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让每堂课由若干个“互助+展示”环节组成,通过互助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通过展示,让学友收获自信,让师傅感受到一种成就感,积极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有了良性的循环。学习不再枯燥,课堂不再瞌睡。每天进步一小步,每年进步一大步。

高效课堂离我们并不遥远,教师担负起构建高效课堂的重任,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尽职尽责,乐于思考,勤于实践。让高效课堂与我们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