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按照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实施方案》的要求,本次调查在我省确定的青岛市、汉中市、延安市3个检测地区进行。调查对象为7岁~18岁山东籍汉族学生。

(二)调查方法采取了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征求意见法。

二、调研分析(2010年与2005年测试结果相比)

(一)身体形态。

1.身高:我省7岁~18岁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平均增长0.11厘米、0.63厘米、1.59厘米、1.12厘米,身高增长幅度农村超过城市。

2.体重:2010年与2005年测试结果相比,我省7岁~18岁城男、城女、乡男、乡女体重平均增长3.2千克、1.48千克、3.28千克、1.74千克,体重增长幅度农村超过城市。体重增长幅度,男生高于女生,城市男生高于城市女生,农村男生高于农村女生。

3.胸围:我省7岁~18岁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胸围平均增长,胸围增长幅度城市高于农村。整体上看,7岁~18岁各个年龄段城市男女学生胸围增长幅度比较均衡,农村7各个年龄段胸围增长幅度相对不均衡。胸围增长幅度,男生高于女生,城市男生高于城市女生,农村男生高于农村女生。

(二)身体素质。

1.力量素质:测试结果相比基本持平。

2.50米跑:我省7岁~18岁城男、城女、乡男、乡女50米跑成绩下降。其中,城市10岁~12岁年龄段男生成绩有所提高,乡村男生13岁~18岁男生成绩下降幅度比较明显,女生总体成绩基本持平。

3.立定跳远:近10年来首次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我省7岁~18岁城男、城女、乡男、乡女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了3.32厘米、3.95厘米、5.76厘米、8.46厘米,下降幅度农村超过城市。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已经得到遏制。

4.柔韧素质:呈现城市学生好转,农村学生变差的趋势。

(三)身体机能。

1.肺活量: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在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上升拐点。

2.贫血检出率:2010年城乡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出现下降趋势,轻度贫血检,男生轻度贫血检出率高于女生,农村学生的轻度贫血率高于城市。

(四)身体健康。

1.视力:视力总体低下率出现反弹,视力低下低龄化趋势一定程度得到遏制,初中和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继续增高。

2.龋齿患病率继续下降。与2005年相比,多数年龄组学生乳牙龋齿患病率、恒牙龋齿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

3.农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我省农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继续下降。整体看,2010年全省7岁~18岁学生营养不良率有所好转,但学生肥胖的问题不容乐观。

三、原因分析

(一) 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

(二)体育教师对改善学生体质状况的态度比较漠视。

(三)学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不到位。

(四)体育教师很少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五)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规定难以实现。

四、解决方法

(一)完善学校体育运动的政策和制度。

政策和制度是顺利开展每一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学校体育运动的持久开展需要完善的政策和制度,各级体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根据各地区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政策,将学校体育活动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当中,严格要求所有的教师重视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

(二)提高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认知水平。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从自我认知的角度看,对学习动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学习任务的自我效应感。那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首先要老师们有认识,使其起到带头作用。认知水平的提高需要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用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去看待整个过程,以及学校组织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参加不定期的培训来提高他们对体育功能和专业的认识度。

(三)提升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运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学校体育运动开展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与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体育素养关系很大,因此,对于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迫在眉睫,尤其是对于班主任的体育素养的培养。学校可定期对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或者提供条件让他们进修,让他们在培训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培养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 改变活动方式,丰富体育活动内容。

目前很多学校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开展体育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学校要善于发挥和协调校内外的体育条件,共同做好体育工作。利用有限的条件创造出最大的效益,体育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身体健康。另外,当今时代不断发展,许多学生上学都是家长用车接送,但学校可以倡导家长实行“绿色、健康、环保”的接送方式,如学校离家不是很远,那么家长可以陪学生步行上学,在上学的过程中建立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锻炼方式,改变学生活动的方式。

(五)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生理负荷量。

现实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不重视运动负荷的状况,在保证基本的运动负荷下,应适当加大运动负荷量。体育课的基本负荷是保证教好运动技术的前提条件,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不影响体育课后的文化课学习的情况下,适当把心率作为参考,重视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规律,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加大运动负荷。基于此,学校在安排体育课堂负荷时,应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人,合理安排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及运动形式。

(六)充实和加强体育师资。

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素质薄弱,一直是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为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家和各地区均出台了多项政策。近年来,积极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任教。通过定向招生和免费师范生培养等方式培养基层教师,特别是通过开展“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切实解决中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

(七)保证场地和硬件设施,善于开发新器材。

场地和硬件设施是学生进行学校体育运动的前提,各地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门和学校应在社区及学校内部保证学生锻炼的场地器材和环境,努力做到人人有项目,人人有器材。在场地和器材不充足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可以大胆地创新开发体育器材,制作简易的学生能接受且占地面积小的运动器材,减少对空间的要求。

(八)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

“每天锻炼一小时”是持久开展学校体育运动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校体育运动开展的要求所在。保证体育活动时间是基础,也是本质问题,时间得到保障了才能充分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体育领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理论:“8-1>8”,即表明每天工作八小时的效率远远比不上在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中抽出一小时进行体育锻炼后所产生的工作效率高,亦即说明每天锻炼一小时是非常必要的,更需要坚持。

(九) 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体育文化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能力地综合表现。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体育的相关知识,包括对一些难度动作的讲解、健美知识和营养知识等的了解。与此同时,发挥体育文化的功能,不断地改变和创造环境,主动地去挖掘创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中,走到阳光下,回归大自然。

(十)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功能。

学校的体育社团是学生组织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社团组织,体育社团在学生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许多高校都有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的功能就是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社团活动中,那么在中小学同样也可以建立体育俱乐部,由专业的体育老师进行指导,社团在学校范围内可对健身知识广泛宣传,通过给学生发放健康手册,针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制订运动方案,邀请健身教练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系统的讲解,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爱好。学校可以充分挖掘体育社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激发学生的热情,振奋学生的精神,使其促使学生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十一)对学校体育的功能进行效果评价。

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身体练习,有一定负荷量的保证才能增强体质。因此,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必须建立活动档案,老师对学生的锻炼效果要进行总体的评价,设置评价指标,制订相应的评价表,制订适合学生的运动负荷,切实使学生得到锻炼,达到锻炼的标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