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操作活动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数学实践能力,加深理解水平。动手操作活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和一个展示知行合一能力的舞台,从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但是操作活动也容易流于形式、高耗低效,怎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操作活动发挥出它的独特魅力,产生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巨大推动作用呢?

一、收放之间——把握目的性与探究性

数学操作活动,要求学生的手、口、眼、耳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与一般的讲练教学模式相比较,显得效率偏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一些老师在设计操作实践活动时,对学生的约束过多过细,除了给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操作材料之外,还在操作前以及操作时不厌其烦地进行细致的指导,让学生成为跟在教师指令之后亦步亦趋的“操作工”,失去了操作活动的探究性,甚至让一些学生产生厌烦或逆反心理。

而过于粗放的操作活动,常常会表面上热热闹闹,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些材料,再简单交代一下怎么做,就要求学生开始操作活动。由于教师指导的失位,学生参与度低,成为了一小部分学优生的“个人秀”,达不到预期的活动效果。

设计操作活动,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难易程度,不可以为了操作而操作,反而制约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明确操作目的,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才能保证操作活动既扎实有效又充满张力。

二、 做思结合——把握实践性与思考性

数学操作活动必然要伴随着数学思考,缺乏思考的机械式操作也就失去了价值。要成为有意义的数学操作活动,教师必须要精心预设,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的思维活动,做思结合,保证操作活动的高效。

在操作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组织几个学生进行操作预演,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避免出现各种不必要的曲折,以保证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思维展开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发问,让学生不能仅停留在操作活动结果的表面层次,而是去思考其中的变化规律,运用“猜一猜”、“变一变”以及后续验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发现操作活动所揭示的数学内涵,获得顿悟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步步深入理解算理(以9+4为例):

①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怎样列式?

③4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④另6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怎样列式?

⑤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

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性思考,不但帮助学生强化了对“凑十”规律的认识感知,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 知行合一 ——把握深化和内化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操作活动契合了儿童的思维特点,但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加强“过渡”的引导,通过对操作活动的反思和拓展,帮助学生完成内化过程,实现思维的提升。

让学生对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进行表述,通过操作活动形成的数学语言,教师要注意进行点拨使其规范化。组织学生反思操作活动中的得失,寻找其中的亮点和不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均衡发展。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尽管最终总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但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差异,提供了操作活动优化和拓展的空间。如有的学生通过分别测量了长方形的四条边后,发现长方形对边长度相等,我及时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让量的次数少一些呢?有的学生发现把纸横着对折、展开后再竖着对折,对边完全重合,就能很轻松地证明长方形对边长度相等。再如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有的学生提出把长方形对折再对折,将四个角重叠在一起,只要量一次就能知道它们都是直角。对操作流程简化的追求,让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到提升,让感性操作和理性思考进一步贴合。

把握操作活动中的三个关系,需要教师们精心预设、灵活调控,保障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操作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让数学操作活动成为学生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