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这一理念逐渐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有效的阅读积累和交流讨论,可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创造潜能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作为语文教师,我常常感到困惑疲惫。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语文学习表现出被动倦怠。升入初中后,由于数学课和英语课难度加大,学生适应慢,难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语文是母语,又有一定的基础,学生渐渐地从思想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其次,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课堂上我们以教参为依托,贯穿“词、句、段、篇”的思路,分条缕析,常常是把课文肢解的七零八落,失去了阅读、感悟和熏陶的作用,而学生只是将知识与技能简单地获取,把课文拆成散乱的“零件”并胡乱地“塞”进脑袋,并不能把这些“零件”进行重组和再塑造。

再说说作文,由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普遍重阅读轻写作,重语言轻文体,加之作文教学的复杂和艰巨性,很难上好一节针对性、指导性强的作文课,因而学生面对作文愁眉不展。一些学生面对作文无从下手,不是提笔忘字,就是不知道写什么,要么抓耳挠腮,要么呆若木鸡。学生写作文被动,教师批阅作文更是无奈,语文老师越教越乏味。学生认为语文课听与不听、练与不练一样,特别是与初中阶段的数学、英语相比,语文很难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成绩,这使得一些学生对语文课越来越不重视,语文学习越来越被动。

二、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还得从学生们感兴趣的事入手。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男生大多喜欢体育、战争、历史、自然科学类的书,女生则大多喜欢一些情感细腻、文笔优美的散文或小说,当然也有学生喜欢游戏动漫类的书。于是我和学生们共同商讨,拟定了几个专题题目:历史故事、成语故事、自然传奇、世界之窗、战争纪实、诗歌美文等。我要求学生按拟定的专题题目,每周选择1~2个专题,完成1~2篇相应的积累作业。

有的学生把班级里、社会上的好人好事或不良现象写进了积累本,有的把自己学习、生活、交友等困惑也写进来了,于是又有了“实事点击”、“我的困惑”、“我的青春我作主”专题。根据班会课内容,我还设立了“励志故事”、“名著推荐”。渐渐地,我们的专题题目越来越多,积累作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了。

只有积累还不行,还必须有沟通交流。我利用下午课外辅导时间,组织学生传阅点评积累作业,特别好的在全班展示,每周一次。后来发展为每节课的前10分钟是学生们自由表达交流的专场,历史故事、自然传奇、歌曲美文等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堂上师生共享。每当学校组织一些大型活动,比如拔河比赛、广播操比赛、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讲演比赛等,同学们都非常兴奋。活动过后,我趁热打铁与大家交流,哪些场面或细节或人物让你感触颇深,然后布置一篇小短文,题目内容自定。

有效地积累和交流极大地促进了语文课的学习,正如叶圣陶所说:“有了优美的原料可以制成美好的器物……”渐渐地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同学们活跃起来了,乐于质疑,乐于讨论交流,有时甚至展开辩论。渐渐地同学们会自觉地完成课前预习,搜集整理相关材料,不再畏惧小练笔、日记、周记。他们也慢慢悟出语文课学习不能拘泥于课本,要熟悉生活,细心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所见所感皆好文章。

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当我们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空间,逐步实现开放式教学,学生得以开阔视野、丰富体验、发展思维,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作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得以锻炼,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感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让我们热爱语文,热爱语文教学。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母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才能把汉语的魅力用最璀璨的语言、最激情的文字展示出来,让我们在奇妙无比的语文世界里尽情徜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