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里,诸如此类的言语时有耳闻:那个人,是有知识但没文化。

知识和文化虽为连体姐妹,但并非一回事。知和识,分解开来,就是知道和见识。我们一般所说的知识,着重考量的是人知道的多与寡,而对人的见识,并不特别在意。人之所以要不懈地读书,就是想知道得更多——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知道自己置身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知道物质世界隐秘存在的结构原理,知道自己的同类是如何从远古漂泊至今天的。知道得多了,肚子里有了存货,就成了知识分子。但世间的知识宛若浩瀚的苍宇,无穷无尽,人在有限的生命里,根本无法搞清楚所有的物事。于是,聪明的人就给知识分了类,把本来浑然一体的知识,像切面条那般,硬生生地切成了条块状。即使是这样的条条块块,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完全洞悉与掌握它。知识的分类,给掌握知识带来了某种方便,从此,人不再瞎子摸象,不再大海捞针。但这样的切割,其负面效应却显而易见。一个化学教授,有可能不知道现今的埃及人与古埃及人风马牛不相及;一个医学博士,有可能连孔子学说与墨子学说的分歧点都搞不清楚。这种院墙林立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模式,造就了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奇观:有人身居社会或学术的高位,四处指手画脚,但言谈举止却粗俗不堪;有人一袭名牌装饰,但却无法掩饰面目的庸俗与骨血的苍白。

文化不是知识,那它是什么呢?我以为,文化是一种人文修养,是一种经过长期阅读与长期修炼之后所体现出的人性觉悟与精神教养。有了人性的自觉,有了良好的教养,人才能高贵高尚,才能善良真诚,才能宽厚仁爱,才能在举手投足之间,显现出优雅的气度与从容的仪态。文化不是标语,不是口号,不是弹弹钢琴练练书法,更不是旋风般的追逐潮流的热闹活动。文化是无形之物,若轻风,若细雨,若亮光,也许看不见,但却时时处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如果说知识侧重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那么,文化则更倾向于人对自身的检视与内省。文化关乎人的本身,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与人格形态,关乎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轨迹。反过来说,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都是文化的传导者。滴滴水珠,汇成大江大河,众人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簇拥成了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

树木只有在肥沃的土地上扎根,长大以后才能枝叶繁茂,硕果满枝。学生自小在良好的氛围中背诵四书五经与唐诗宋词,自小就接受礼仪与规矩的训练与教化,及至成人,良好的素养就自然而然地呈现了出来。文化对于人而言,就是一种教养。教养是“润物细无声”的结果,它来自于一点一滴的缓慢积累与发酵,欲速则不达。那么,从哪里下手呢?我建议,先从普及常识开始。人活着,必须具备三识,即常识、知识和见识。看似简单的常识,恰恰是很多人——包括许多所谓的知识分子——所缺乏的。校园文化,应从普及学生的常识起航。具体而言,就是教会学生言语有分寸,待人有礼貌,怜惜生命,敬爱长辈,尊重师长,关怀他人等等,唯如此,学生走向社会,才会懂得爱,懂得自重与尊重,中国社会才会成为一个充满爱意的温馨社会。

(本文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山东文学院签约作家,青岛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美文》杂志副主编,国家一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