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问题引领”,就是指教师把学生的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将学生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度,直接去面对反映真实世界情境的建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面对学生形成的各种提问,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以便达到激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一、变变变——变出个新的教学思路

新课改所具有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推动现阶段的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民主、和谐以及活跃,使得课堂教学有着持续创新,出现了一些“质”的进步,在这种新的发展阶段,教师一定要用公平的态度来追问,挖掘该类提问或观点中重要的“闪光点”。

以笔者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笔者在向学生提出“喜欢小白兔还是小黑兔”的问题时,学生都会习惯于倾向于喜欢小白兔的观点……在大家热烈表达对小白兔的喜爱的情况下,当一位学生小声地表达出喜欢小黑兔时,其他学生都很容易用质疑的眼光看待这位学生,因为大家不能够认同这种与众不同的独特观点。在面临这种状况时,笔者立即追问提出异议的学生喜欢小黑兔的原因。而这位学生的回答是,小黑兔和小白兔一样,都参加了比赛,表明小黑兔跑的方面并不差于小白兔;虽然小黑兔是和乌龟比赛,但它没有出现龟兔赛跑故事中出现的睡觉输掉比赛的问题,而是拿了第一,这种认真比赛的态度值得学习!这位学生说完自己喜爱小黑兔的原因后,笔者立即开心地称赞这一想法的创新性,并肯定了该想法的正确性,并号召大家给予这位学生热烈的掌声。

二、变变变———变出个新的知识辨析点

由于小学生的天性较为简单,难以确定自己在学习新知识时见解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多学生会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认识采取嘲笑的态度,往往以哄堂大笑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对于新观点的不认同。所以,在这类情况下,应当尽量引导学生重新回到文本中的内容,带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探讨文本中的语句。

以《大禹治水》这一新课教学为例,一般来说,以“治水”作为关键词引导和带领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展示课文中的主要插图,说出自己的感想。有学生认为大禹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英雄……但是在称颂声中,一位学生却高声发出了:大禹真的太傻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什么不去看下自己的孩子的慨叹。面对这一看上去“不正确”的观点教师如何处理呢?教师应当正确地认识到持有该观点的学生并不是恶作剧。基于这一认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对文章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讨论认识大禹的伟大。

三、变变变——变出个新的教学关键点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应当体现开放性和多维度的信息交流。学生必然会在课堂学习过程出现各种新问题,发出新的提问,这样的课堂学习过程才是动态高效的。因此,教师给予合适的解答,利用学生的问难达到推进教学进程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使学生们的课堂认识日益深化下去。

以《春联》这一教学为例,笔者讲到“春节贴春联、贴“福”字,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大家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这句时,有个同学举手问老师过年贴春联、贴“福”字时,为什么“福”常常会是头朝下地贴在门窗上呢?笔者面对学生提的这个意外问题,在反应过来后,及时称赞这位同学的细心,在夸奖他善于观察的同时,将“福”字的意思和“福到”谐音的典故娓娓道来,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讲析收效明显。

四、变变变——变出个精彩的效果

教师课堂教学时,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性、个性迥异的生命体。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支持和鼓励学生针对课文产生各种质疑时,课堂教学会发生一些新的进展,意外和新鲜会促使学生深入探究。

以讲授《卧薪尝胆》一课为例,很多教师因为下意识地认为学生们一定懂得什么是苦胆。一般来说,小学生大多并不知道苦胆,因此,很难体会到文章中越王勾践的顽强毅力。因此,老师可以先从苦胆是一个消化器官入手,从分泌胆汁的基本生理功能开始说起,让同学们领会到胆汁有着非常强的苦味。在这一基础上,老师再带领学生们去想象越王勾践每天尝胆来警惕自己不忘国耻的做法需要有多么强的毅力。

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少,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让教师很难回答的问题,或者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材料和资源用足、用活,带领学生们用移情等方式获取迁移体验,使之成为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