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课不再局限在课本上和课堂上,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使课改下的语文课大放异彩。这是对传统语文课的彻底改革,也为学生丰富语文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初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有小制作,有赛诗会、故事会、辩论会、新闻发布会,有调查报告,有演讲比赛,有影视评论,有实践基地生活体验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对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有极大地帮助作用,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归结到一点,就是让创新的火花在实践中闪烁,使创新贯穿人的一生。

一、主体参与,强化创新之本

语文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不断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而语文实践活动则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笔者曾经组织学生进行小制作活动,主要内容是扎风筝。在活动进行之前,笔者在班级中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一下有哪些学生会扎风筝,或参加过扎风筝。调查的结果,班级上竟然没有一个学生会扎风筝或扎过风筝。虽然这次活动从零开始,要摸着石头过河,但大家的兴趣很浓,都想试一试,从中学到知识,增长本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扎得不错,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扎得稍微差一点。但所有参加的学生都增强了主体意识,懂得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只是口号,还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学习也好,劳动也好,生存也好,都要靠“自己动手”。学习语文光靠动脑还不够,还得靠自己动手、琢磨和积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的学习理所当然也是自己做主,依赖书本,依靠别人都是靠不住的。

二、生活实践,激活创作之源

在文艺界一直强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求作家深入生活,使创作的源头永不枯竭。而学习语文,特别是作文,同样需要生活,需要实践。可以说,语文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

初学写作时,往往过多考虑的是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手边放得比较多的是《优秀作文选》之类。家长也有一种模糊认识,以为孩子只要多看看作文指导方面的书籍,作文水平就会跟着提高了,因此舍得花钱给孩子买一本又一本的指导写作的书籍,甚至关起门逼着孩子读这些书籍,真个是要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指导书”。至于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却持反对态度。这样做,实际上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作文的源泉在实践中、在活动中、在生活中。就拿扎风筝来说,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亲自体验,获得了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鲜活的写作素材和直接的情感体验,后来写《怎样制作风筝》的说明文,每个学生都写得很好,特别是那些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竟然也写得得心应手。原因很简单,就是有了源泉,就引来了活水。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无不从实践中起步。

三、走向社会,打开创新之窗

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创新的窗口。这是因为,语文实践活动一改过去“读死书、死读书”的僵化的学习方式,而使语文学习变成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富于创造的活动。语文实践活动本身就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因为即使是同一项语文实践活动,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班级进行,也不会完全相同,它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复制。所以,学生正常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就会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把语文的学习活动推向一个高级阶段。

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一旦增强了创新意识,那接踵而来的至少有三点:一是会产生创新的冲动。创新的意识只是心里的萌动,创新的冲动是兴趣的驱使,是激情的勃发。有了这样的冲动,就敢于尝试,敢于涉足未知的领域。二是会打开创新的缺口。这创新的缺口就是将从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素材写成独具个性的创新作文,这样的作文没有模仿的痕迹,不穿“百家衣”,完全是自成一家、别具一格的。三是会享受创新的快乐。创新的过程并不轻松,但是,一旦有了创新的成果,那内心的快乐简直无法形容。这一点,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体会,无需赘述。

总之,创新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它总是伴随着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产生。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重实践,尤其是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跳出“井底”,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