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对语言的认知呈现出两个步骤。首先是由外而内的自主吸纳与内化,也就是积累;然后才是由内而外的自然倾吐与灵活运用。积累并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结果,而是描述了语文学习的途径与状态。但在一线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不喜欢写作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学生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活素材与知识储备,怎能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的文章来呢?

一、引生活之源,入写作之渠

几次小练笔之后,大部分学生就感觉到“囊中羞涩”,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素材可写了。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注意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一些现象,与可圈可点的习作素材擦肩而过。脱离生活实际、高屋建瓴的习作肯定是内容空洞,无法打动读者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1.记录社会生活。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写作教学的触角应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城镇的发展规划、身边的能人、社会大众关注的食品问题等等,都是写作的好素材。教师应引领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素材。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观察社会的焦点,让写作素材库变得立体而丰盈,写作时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2.关注校园生活。校园五彩缤纷,是学生生活主要场所。各具特色的课程、幽默风趣的老师、朝夕相处的伙伴……谈到校园生活,成年人也会滔滔不绝。校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群情激奋的运动会、紧张激烈的辩论赛等,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时,总是兴致勃勃。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畅谈活动的感受与收获,因势利导,倡导学生与他人分享活动的成果,写作也就不是什么难事,水到渠成了。

3.反映家庭生活。家是学生情感的阵地、生活的港湾。高中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感受到浓浓的亲情,遭遇过烦恼,也经历着成长的蜕变。与父母之间的对弈、洗衣做饭、布置房间、招待客人等等,俯拾皆是,还愁没米下锅吗?《感恩父母》、《不变的依靠》、《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给我未来孩子的一封信》……反映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在不断地积累中,学会了生活,学会了生存,同时也快乐地写作。

叶老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写作教学应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导向、辐射、延伸的功能,让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联动、融合,让学生真正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二、读写共振,相得益彰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选入教材的文本大都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构思精巧,是学生模仿的典范之作。文本中讲述着有趣的故事、塑造着个性鲜明的人物、闪耀着哲学的光芒、流淌着溢彩诗文……解读文本,同时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揣摩语言规律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学习表达的方式与基本的章法。

宋代程端礼早就提出了“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观点,现代语文教学论主张“以读促写”,揭示了读与写应自然融合的规律。教学如何运用修辞格时,可以借助于经典的古诗词。通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来体验比喻的精妙;诵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感受对比带来的强烈的震撼……指导学生借鉴古人的方法,学习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我们的语言也变得隽永而充满灵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随文写作。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行文如流水,舒卷自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纯美的关注,具有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和学生一起欣赏、品读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以及冬日散步图等几个画面后,学生陶醉于意境中,体会到文本浑然天成的意蕴。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作者避实就虚、写意传神的写法,以《家乡的……》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学生模仿教材,巧妙引用,笔随意转,实现了写作的正迁移,拓宽了作文的渠道。教学鲁迅的《拿来主义》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提炼出几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鼓励学生打开话匣子,发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声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创造性。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创造。有的学生还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字,文笔犀利,有理有据,颇具说服力。

有意义的写作教学离不开积累与运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经过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一定会迎来写作教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