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被界定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何理解这样的课程性质,实现其“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核心课程理念,是新课程推进的新阶段,尤其是新版课程标准发布之后,每一个品德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思考,就此话题形成一些初步的想法,求教于同行。

一、教学意图实现的基础

当我们捧着《品德与社会》课本进入课堂,面对着学生想实现自己的教学意图时,我们的直接依据是什么?不是教材,而是一份教学设计。因此,可以认为一份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意图实现坚实的、最直接基础。而教学设计的基础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正是对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精雕细刻。

新课程背景下的“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从更宽泛的角度理解“以人为本”,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不仅包括“以生为本”,实际上也包括了“以师为本”。 “以生为本”是指我们的教学必须依靠学生的实际,建立在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把握上面,这样才能实现教师的教学意图;而“以师为本”则强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与教学习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教得得心应手,教学意图的实现才成其为可能。从这一点上讲,“以人为本”与对教法与学法的研究是呼应的。

一般认为,教学方法是基于教学实践,指向教学艺术的策略性行为。在目前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诞生了诸如谈话式教学、情境体验式教学、活动导学式教学、自主发现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等。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具体有哪种方法在课堂上实施并无固定的程式,关键要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内容会预设某一种或者某几种教学方法,也有时候教师会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即时决定采用某种教学方法。

理论是灰色的,唯实践之树常青!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谈谈自身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二、教学意图实现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这样一部分内容,其立足于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立足于培养儿童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分析教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类的教学内容其呈现方式往往是图文并茂,有时甚至图画多于文字。

笔者认为,像这样一类的知识内容,应当在研究了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上的插图进行识读,用插图刺激学生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情境之中进行体验,以产生直接经验,然后小组合作进行经验交流。在这样的情形中,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感觉接受直接刺激,从而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有可能生成良好的对学习与生活的认知,这种认知内化后又可以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的教学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教材图片不足,则必须通过补充图片的方式来实施有效的刺激。

以江苏科技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从一滴水说起”知识的教学为例。上课之初,笔者向学生出示了一张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呢?”有学生能够答出:“是因为地球的百分之七十都被水覆盖了。”教师继续问:“既然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为什么还说我们是一个缺水的社会呢?”这时有学生会说:“因为海水不能吃。”在简单地解释了为什么海水不能直接饮用之后,本课进入主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懂得节约用水,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图片刺激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体验:让学生分别充当剧烈运动后的运动员、高温作业下的建筑工人等,在设计的一个简单情景剧中感受没有饮用水的滋味;然后将学生分组,让他们罗列出身边浪费水的现象。通过两方面的对比及教师的及时点拨,学生就能感受到在生活中不能浪费水,而应该节约水资源,教师的教学意图也由此达成。

三、教学总结与反思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形成,也关系到学生的幸福一生。笔者认为,对于这门学科的教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依据基本的教学目标并适当拓展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意图,并努力将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笔者上述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浅显思考,事实上,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远不止上面例析的两点,更多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发掘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