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说的“懂”与“不懂”,在心理学上指的是“理解”和“不理解”。理解是一种能力,它是运用已知去认识未知的一种分析综合能力的体现。死记硬背不是理解。死记硬背虽然也能应付对知识的考查,但不可能自如地运用知识,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由不理解达到理解呢?现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1.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进行想象,甚至产生亲临其境之感。

在听别人谈话或看一篇文章时,能把听到的或看到的内容在脑海里变成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或有声有色的电影,好像自己也看到了当时当地的情景,这就是一种理解。如果语言文字不能在头脑里形成鲜明的形象,好似一团变化的云雾,模模糊糊,就不能算是理解。为了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就要注意运用直观性原则。把食物、模型、图画的形象直观和语言描述的形象直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这些形象的感染中去思维,进而达到理解。

例如《鸬鹚》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这一句话中的“袅袅”一词的理解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可引导学生想想平时看到的烟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会回答:“烟是慢慢向上飘的”。这显然是把“袅袅”理解成“慢慢向上飘”的样子了,这种理解不全面。通过查字典,同学们会回答:“袅袅是形容烟气缭绕上升。”这也是从字词表面去理解。如果再追问:“到底是怎样缭绕上升的呢?”很可能回答不出来。对于这句话的分析,老师可以从分析“袅”这个字的字形开始引导:“大家看看袅字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个字的字义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学生会分析出:“袅”是由鸟字的右上部分和衣字组成的,“鸟”表示字的读音,“衣”字表示这个字和衣服有关。老师再进一步启发:“袅”字的本义是指又细又长的柔软的袋子。为什么要用袅袅来形容炊烟呢?学生就会联想到,“炊烟从烟筒冒出来,犹如细长柔软的衣服带子一样,慢慢地缭绕上升。”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炊烟袅袅上升的样子。这样,老师紧紧抓住语言文字和实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想象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达到理解的目的。

2.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表面形式抓住内在的思想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这里“说明了什么”、“体现了什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有没有什么言外之意”;要明确事物的性质、作用、意义,这是一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活动,达到这样的程度,才是真正地理解。当然,这是在小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内相对而言的。

例如,《麻雀》(六册)一课结尾写道“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个平淡的自然结尾,但如果深入地想一下,就会体会到作者深深地被老麻雀“爱子深于爱自己”的行动感动了。这平淡之中包含着深刻,它把一件具体的事的内在精神升华了。如果能引导学生想到这一点,就是真正理解了。

再如,《西门豹》(八册)一文中先叙述了西门豹向老大爷问了四个问题,表面看平平常常,实际是层层深入,为后来解决问题埋下伏笔,表现了西门豹是一个机智成熟的政治家。最精彩的是西门豹让巫婆和官绅头子去给河伯“送信”,而西门豹却“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字里行间没写一句赞语,但只要 我们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西门豹那种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学生就能体会出来。

3.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区别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找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从繁杂纷乱的现象中摸索出规律。

例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第十一册)、《小音乐家杨科》(第十一册)和《凡卡》(第十二册)三篇课文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三篇课文写的人和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当学生分析出“描写资本主义社会儿童的悲惨命运是他们的相同点”时,就是加深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当学生能分析出,这三个儿童的具体情况不同:卖火柴的小女孩冻饿而死,只能在幻觉中获得幸福;小音乐家杨科被毒打而身亡,音乐才能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凡卡活得实在艰难,虽没写他死得悲哀,但这也是必然的。学生就会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本质,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总之,理解是学习活动的必经之路。只有理解才会发现自己原来没有发现的东西,才会有“原来如此”的欣喜。老师要想引导学生达到理解的彼岸,自己必先理解,这就要在钻研教材上下一番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