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时因为教学方式不当等原因,学生在科学课上并没有表现出期待中的情形。那么一节科学课如何才能有效?怎样的设计才能让学生的探究兴趣最大地被调动起来?最终追问到讲授与探究的学习方式选择问题,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两种教学方式?笔者结合自身近年的实践,以“磁性”知识教学为例,形成了一些思考。

一、有意义的讲授,奠定学生良好的科学概念基础

有意义的讲授的最大优点在于简洁且高效,科学课程专家认为,对于一些通俗易懂的科学概念,最佳教学方式就是有意义的讲授,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用于实施真正的科学探究。

以科学课中的重点内容“磁性”为例,对于一些基本的概念,如磁体、磁场等,可以采用这一方式,即在一些简单的事例列举之后,直接告诉学生概念。列举的方式可以是这样的,向学生展示两种情形让他们对比:一种是普通的铁块不能吸引回形针,一种是磁铁可以吸引回形针;同一根磁铁有的地方吸引回形针数量多,有的地方数量少。此处的重点不在让学生观察现象,因为学生对这一现象是非常熟悉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比较现象的不同,然后指出“能够吸引回形针”的这种现象叫做“有磁性”,有磁性的物体叫“磁铁(体)”,磁性强的地方叫做“磁极”。这样的过程需要不了几分钟,但可以顺利地让学生在基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磁性、磁铁(体)等概念。

二、实施真正探究,奠定学生良好的规律基础

在“磁性”知识教学中,探究的重点一般有两个:一是探究磁体有两个磁极;二是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磁体只有两个磁极”是一个奇妙的知识,科学探究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将一根条形磁铁悬挂起来,用手轻轻地推动使其围绕悬线转动,待其静止后观察其指向。然后再重复两次;也可以用两个或者三个装置同时进行,但要注意拉远距离,以避免互相干扰。当学生几次的结果都一样时,教师提出问题:这种相同的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悬挂着的磁铁静止后都是南北指向吗?指南的一直指南吗?然后沿着这三个问题进一步实施探究,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每一个磁体真的只有两个磁极,而且指南的永远指南,指北的永远指北。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由于系列问题的提出,且学生生活中又具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如指南针),因此问题与经验、问题与所观察到的现象可以有效地互动渗透,从而保证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出现。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但我们也都知道,小学生感兴趣的只是停留在现象层面(比如一个磁体放在桌面上方,可以用另一个磁体将其推翻过来),而无法知道其中的原因。因此探究过程可以这样展开:先演示一个磁极间相互作用的例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这时应该要注意渗透穷举、比较等科学思想方法,将两个磁体的四个磁极两两互相靠近,观察现象的不同,最后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规律。

小学科学学科的探究要想真正发生,其关键在于良好问题的提出和探究过程的简洁。也就是说教师要注意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来提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教材中有时提出的问题比较书面化,与学生生活化的语言有一定的距离,在理解时容易出现偏差。

三、什么时候讲授?什么时候探究?

什么时候讲授呢?讲所当讲。这是一个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势而异的问题,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方法。例如上述磁体、磁极等概念,固然常规上是选择讲授的方式,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而言,比如相对于理解力发展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有时你就得引导他们慢慢地观察现象,对比现象,也就是经历一个小小的探究过程,然后通过重复强化这一现象,他们才有可能真正弄懂这些概念。只凭快速讲授,对他们是无效的。

什么时候探究?即只有是学生未知的问题才有探究的必要。当学生怀揣着未知的问题与探究欲望实施探究时,真探究才可能发生。那种学生熟知的知识是无法探究的,如果非要探究,则一定是伪探究。

讲授与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两种常用的方式,它们不是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智慧体现在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讲授,什么时候应该探究。而这显然是需要通过研究教材、学生来提供支撑的,当我们能熟练地做到这些时,很显然,我们就实现了一种高水平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