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案例背景

2011年9月,我校把“课例研究式”作为学校课题研究的中心课题。在罗明校长的指导和校教科室的大力帮助下,学校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自身的特点和本组教师的人员结构制订了详细的课例研究计划。新一轮的课题研究在我校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本学期我们体育组安排了一名新教师对七年级快速跑中:练习强度、间歇时间和运动阈值的控制进行了课例式研究。同时对本组其他人员也进行了分工:有计时、有测脉搏、有记录练习次数等。

二、 案例描述

本节课是课例跟进的第二次课。本组成员对这名新教师的第一次课中的练习次数、间歇时间和练习负荷,根据测试、统计和计算的结果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其中涉及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练习负荷和恢复时间三个方面。

1.组织形式的改变。第一次课中该教师采用了四列横队跑进练习的组织方法。从而导致学生轮换的时间短、练习密度大、强度高。很多学生表现出体力不支、反应迟钝、练习质量下降。以15米加速跑为例:5秒跑进,回到起点10秒,共计15秒。3组后,45秒轮换。这时学生脉搏为115次∕分。显然还没有恢复到平静时的次数。而本次课该教师把队伍调整为四路纵队后,135秒轮换,这时学生的脉搏为90次∕分,已达到初时心率。这时进行第二组练习显得更为科学,练习的效果更为明显。

2.练习负荷的改变。在测试学生的心率时,把阈值控制在120次∕分以内是练习的最高峰值,那么在制订练习强度是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练习的距离、次数以及要求是练习强度的合理反应。上次课学生被安排了多组次、高强度的跑进练习,显然负荷设定过大,虽然老师在不停鼓励、激励学生,但是学生的疲劳感越来越强,练习的质量越来越差,安全隐患已逐渐增多。本节课根据七年级的学生的体质情况,练习时以短距离、小强度、多组次,通过提高练习的密度来增强练习强度。

本次课在专项练习中有原地摆臂4×8拍×2组、原地高抬腿20个×2组、15米加速跑×3组、30米中速跑×2组。间歇时间分别是10秒、30秒和135秒。每轮练习中学生都能从容面对,并没有感到力不从心。根据练习负荷的要求设定的练习内容和组织课堂教学是合理有效的。所以本次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很轻松,很愉悦;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较高。

3.恢复时间的调整。这节课学生练习时间的间歇是根据上次课对学生心率测试的结果来设定的。分别是10秒、30秒、135秒,这是课例跟进的体现。这种时间的设定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的预计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一次课放松时间显然过短,流于形式。特别是在练习30米×2后,短短一分钟,学生根本不能完全的放松。第二次课设定了2.5分钟,这也是第一次课测试后得出的结论。让学生以平静的心情和情绪下课,是恢复、放松的目的。2.5分钟的音乐伴奏、呼吸放松达到了这个目的。

三、 案例反思

1.“课例研究式”教研是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等。是对日常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过程中,持续地进行实践改进,直至问题解决的一种行动研究。它不仅仅是就课论课,而是要找寻一种上课的规律。因此具有以下特性:

(1)研究问题的全面性。课例研究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那么只要是课前、课中、课后的问题都能作为研究的对象。包括:内容的选择、设问的程度、练习的量以及反馈的形式等。

(2)全员参与性。由于课例研究要求其他人员做不同环节的统计、记录等。这些数据都是课例跟进的有力依据。那么在分工时就要做到人人有关注、人人有重点、人人有数据,为二次、三次跟进做更为科学的建议。

(3)归因问题的深透性。由于通过观察量表的统计,对事实进行反应,用事实说话。因此对主题的归因分析有深度、有说服力。这样对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以及其他进行深入剖析,使得问题的形成明确、解决的途径有法,这样效果就更为明显。

2.“课例研究式”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着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是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那么及时地跟进、修正,直到问题的解决都具有突破性价值。所以一般跟进以一到两天为宜,跟进对象为同年级不同班级,跟进教师可为同一教师或同学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