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课改,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认识到:语文,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课堂,应当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儿”。十年征程,似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但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这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充盈着实践的智慧。

一、教学内容:从“怎么教”走向“教什么”

1.“矛盾生成”法。

“矛盾生成”是一种解读思维。文本解读需要切入文本的精髓、精华,聚焦在文本内部超越常态的矛盾和情态上,聚焦在非同一般的表现方式和手法上,聚焦在“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地方上。这就需要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将已知转化为未知,让学生经历发现与惊喜。利用矛盾生成组织教学,让教学过程成为矛盾生成、呈现与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言—意—言”中反复走几个来回,课堂也由低级的流畅到中途的阻滞再到一种毫无挂碍的自由,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利用矛盾生成不仅把“对教材的理解”教给了学生,而且把“对课文理解的方式”教给了学生,往深层讲,就是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自然地融入语文教学,这样就能打破表面的思维习惯。

2.“文本细读”法。

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强调把解读的重点放在文本内部组织结构上,放在细节的解剖上,放在语言本身的价值上。文本细读的方法首先就是从语言入手,沉入言语、逐字逐句解读,仔细推敲词句,体会用词的精妙恰当,并“在细读中捕捉文本的关键处”。其次,还可以用“知人论世”、“情境还原”的方法进行文本细读,“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沈大安谈文本细读)。再次,语文教师应该自觉地用“陌生化”的眼光打量文本,发现其独特表达方式和审美价值,因为文学语言是日常语言陌生化的结果,是“文学性”的具体体现。

二、教学目标:由外围到核心

落实这一目标必须重新审视和研读《课程标准》,走出种种误区,使得各年段的标准在心中清晰和明确,在实践中内化。比如对于最熟悉常见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条,日前课程教材研究所郑宇指出教师在把握这一目标时的四个误区:1.认为每篇课文都要有感情地朗读。2.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当作一个整体目标,把握不住学段目标之间的区分度。3.认为每个年段都要强调有感情地朗读。4.认为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在教学中教师可加强读的形式训练(精读、略读、浏览、速读、默读、朗读……),培养读的良好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边读边想,读思结合)等都被忽略了。可见,新课程标准在理论与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三、教学技能:由惯性走向重构

过去的教学技能主要是从教师教的立场出发,重构教学技能真正“新”的是视角,是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系统建构“教学基本技能”:

1.激活学生兴趣的技能。

情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情趣始终是第一位的。要让“阅读”成为“悦读”,让“习作”变成“喜作”,就要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无论哪种教学技能,都要纳入“情趣”的要素。如教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本原的语感和语用,将语文学习还原到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教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展现学习的必要性;教师注意激励学生,善于肯定,乐于赞美,养护学生的言语热情。

2.促进学生思考的技能。

思维的浅表性和直线性,是一些学生的明显弱点。教师应设法引导他们主动探求:或生疑兴波,从无疑处生疑;或由此及彼,启迪联想;或藏答于问,曲问通幽,向深处开掘。总而言之,要使学生感到,积极思维的确是一种需要,一种趣味,一种享受。

3.评价学生发展的技能

评估学生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读书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语文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