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盘点、整理,加深理解,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想办法优化复习策略,激起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关注和参与复习的欲望,让学生真正在复习中有所收获。

一、自主梳理,在整理中建构

例:《三角形的整理和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点。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列出了三角形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间有联系吗?你能根据联系把这些知识整理得既清楚又有条理吗?

1.自主梳理。独立构建“知识树”。

2.合作交流。在小组里交流,并相互补充,完善知识体系。

3.展示知识树,介绍自己的整理思路。

这是孩子们整理的结构图:

生1 生2 生3

复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梳理知识,引导他们建立自己个性化的知识网络,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整理的意识,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成功的乐趣。

二、错题淘金,在纠错中进步

例:《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师在学习提纲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

在学习过程中,哪些题目容易出错?收集此类题目整理。

有一位同学整理了一道题目并作了解答。但他向同伴讲解时却发现错了,于是边讲解边进行了改正。教师安排的这一环节,对于学生自身是一次反思和巩固的过程,对于其他学生则是一次提醒和复习的过程。学生自己讲出了在以往学习中的疑惑和困难,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学生的“错误”成了很好的复习资源,教师只需把学生未涉及的一些知识重点或注意点再进行点拨即可。

三、趣字当头,在乐学中提高

复习课原本就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再学习,由于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较难再引起学生注意。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如果注重营造一种宽松、有趣、快乐的氛围,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情境,那么学生学习时觉得特别轻松、愉快。

【例:《平面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

在练习周长计算时,老师改变了问题的提法,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题目如下:

提问:"三只小兔以同样的速度同时从A点出发,分别沿着各自的路线绕一圈向B点跑去,猜猜看,谁先到达终点?

在复习课上做习题是平常的事,对学生来说,同样的习题做多有厌恶的倾向也是正常的情感。毕竟在复习课上将每道习题设计得十分精彩,引人入胜也是不现实的。而这位老师对学生已经练习过的习题,仅仅在问题的要求上作一些改动,但就是这种画龙点睛式的改动,学生原来枯燥、单一的练习则变得有趣与快乐,正是这种有趣与快乐,促使每个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复习练习的状态。

四、联系生活,在应用中拓展

数学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复习时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学生处处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面积、体积的复习》

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

(1)可口可乐瓶的横截面是圆形吗?

(2)底面半径、直径、周长、横截面各是多少?

(3)它侧面展开是什么形?

(6)做这样一个听装盒要多少铝皮? 这瓶可口可乐的体积是多少?

(7)我想设计一个装12瓶可口可乐的长方体的包装箱,长、宽、高各是多少?

(8)做这样一个包装箱需要多少硬纸板?

以上的一些策略既能帮助学生重温旧知,激发学生自主回忆、积极联想的欲望,又能很好地沟通知识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复习,学生提升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更多的是学习的一种能力、成功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未来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