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学生习作在教师、在一些《作文大全》的规则、方法和范文指引下进行的所谓的习作训练,常常与孩子的实际生活和精神世界存有一定距离。使儿童习作没有个性,没有真情实感,没有童真童趣,造成了表达的无情、无味、无生命——本真表达的缺失。

一、童言是怎样失真的?

《南方周末》曾以《会说谎的作文》为题,报道“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依旧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童言是怎么失真的?

我们常见不少课堂,不从儿童出发,进行鲜活的语言学习,总是爱将一些空泛的是非观念强加给儿童,稍有不合,当即训斥。

一位教师执教《雨点》(一年级下册)一课,在交流“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时,一个因感冒流着鼻涕的孩子淘气地大声说:“老师,我的鼻涕跑出来在我脸上散步了!”这是儿童从内心萌发言说的冲动,自由地、真切地、欢畅地表达,呼吸一样的自然而然。这位执教老师非但没有呵护这样可爱、率性的童语童言还厉声训斥“真恶心!”童言无忌,无忌的不恰恰是他们纯真的童心吗?儿童都希望得到老师以及家长的赞赏,受责罚或受批评的经历是儿童不喜欢承受的,这些心理或生活经验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思维和情感,甚至让儿童从此再不敢“贸然”张口。

再如案例:

教学《我喜欢的一张照片》:“你家有许多照片吧。这些照片有的记录你的欢乐的童年,有的留下了你们一家幸福的时光,也有的藏着一个难忘的故事……”

学生们把影集、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带来了,一个个神情愉悦。还没上课,学生就三人一群、两人一伴地说开了。一位学生眉飞色舞地说:“这张照片是我给爸爸照的。那天是爸爸生日,可他并不知道,他对过生日向来很马虎。那天爸爸一大早就出去了。我和妈妈忙开了,布置房间,买生日蛋糕,做了一大桌子菜。到了晚上,终于有人来敲门了,是爸爸!我赶紧把灯拉灭。爸爸进来了,说我们搞什么名堂。这时妈妈点上生日蜡烛,老爸呆了,禁不住“啊”地叫出声来。说时迟,那时快,我一按快门,就留下了这张照片……”说到这里,这个学生做出了个拍照的架势。这个孩子说得很生动,用“马虎”形容爸爸对自己生日不在乎,真是很新鲜。

上课了,在出示话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先说,并进行方法指导:“我们要选择有意义的照片写。怎样把照片的来历说清楚、说具体呢?告诉同学们一个方法,就是要交代“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正巧教师喊到了上述那位眉飞色舞的同学。这位同学得意极了,还没站稳,就开始说了:

“这张照片是我给爸爸照的……”

“时间?”老师打断了这位学生的话。

“我忘了。”

“什么季节?星期几?”

“大概是冬季,星……星期五吧。”学生挠了挠后脑勺。

“什么地方?”

“在家里呗。”

“哪些人?”

……

学生在上课前,说得绘声绘色,然而在教师的指导下,突然失语了,失真了!

人,特别是孩子,本来有一种强烈的倾诉欲望。抒写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和别人对话、交流,这是人之为人的天性,或者说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需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作文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倾诉的机会,就是一种“对话”,是与他者(他人,社会,以至自然)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即所谓自言自语。在上述片断中,当学生已经情不自禁地开始倾诉时,我们教师为什么非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老师那个僵死的套子?为什么不让学生尽情地倾诉?须知,学生的尽情倾诉是“千载难逢”的“高峰体验”状态,这样倾诉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纯真、最美妙的文字。这样的文字要比教师“指导”下写出来的文字要珍贵得多!可惜的是,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师、在一些《作文大全》的规则、方法和范文指引下写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的,而是写给别人的。这种“超强度”的技术引导,反而成为了孩子们的精神桎梏,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他们独特表达个体生命的本领。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便会个性湮没、思维固化、技巧雷同。更让人担心的是学生会因此失去童年时期特有的纯真和活跃。

二、如何找寻儿童习作的原点和归宿

1.博览群书,倡导生活习作。

“语言的积累和应用正如存钱和花钱。如果不是平时积攒得多,到用的时候怎么会‘囊中取物’一样拿出来花呢?”(于永正)。课文中学过的词语没有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通过大量阅读,一遍又一遍地认识它们,体会它们的用法,才能把原来只知道大体意思的词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阅读积累就好比布云”(张庆),云布到一定程度,才会下雨。因此,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并选择其中精要、精彩部分,如哲理名言、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等,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甚至可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拿几分钟,让学生背诵。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实践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实际生活越丰富,习作内容就越充实,这就要求学生的脑子里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活动、温馨的家庭生活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学生有了对生活素材的丰富积累后,自由表达,题目可以自拟,体裁可以自定,内容可以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习作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同时,参加征文投稿、阅读报刊又成这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真正需要,习作必定一片生机。

2.淡化习作前的方法指导。

习作前的写作方法指导应当说弊多利少,因为教师指导得越详细,对学生的思维束缚得越深,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就越小,文章雷同现象就越严重,更可怕的是长此下去教师便人为地渲染出作文难,作文神秘的氛围,于是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情绪,每次作文必等待老师的指导,不指导便不知从何下笔,结果,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个性表达等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文章本无定法,何况小学生作文根本就没有什么方法、技巧可言,只要能做到文通字顺,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述清楚、具体,就达到了小学阶段的最高标准。因此,最大限度地淡化作文前的方法指导,每次作文到底可以怎么写,教师应尽可能少提示,把省出的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如实地写,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自主选择表达形式,自由安排作文顺序和方法,有创意的表达,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这样讲,并不是说可以取消写前指导,教师应该做的是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深刻感受,激发表达的欲望,拓展学生思路,精心选材。

3.改变传统的习作评改方式。

习作评改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沟通。大凡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那么就学生而言,“改”文章的主体是谁呢?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全日制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传统作文批改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讲究精批细改,眉批、总批一应俱全。修改得越多越能显示教师的工作态度。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教师费力不少,而学生却收效甚微。叶圣陶曾讲过:“这些教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

到底应怎样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几篇学生习作范文,组织学生评讲,聚焦生动真实、真切、真情的地方,还可让学生自己朗读,引导学生释放一种最纯洁质朴、自然而然的表达,即本真表达。

本真——儿童最美的生命姿态,儿童最佳的“表达”状态,更应是儿童习作的原点和归宿。只有本真这个原点和归宿,才能真正让儿童把习作当作游戏一般愉快,呼吸一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