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要想上好课,就必须要备好课。2011年我参加王兰杯赛课,磨课与授课的经历让我深有感触。

重峦叠嶂——“磨”出来的矛盾

回忆小时候的语文学习,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次备《鹬蚌相争》,对于如何让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够自然而有效地传达给学生,经历了三次修改。目的是想结合学生实际,体现读写结合,让孩子在对寓言已有了解的基础上,学着一些寓言的样式,用简洁的语言写下寓言所蕴含的道理,符合孩子的特点,满足学生的需要。再从“人文”的角度看,揭示寓言的道理让“道理”深入人心。

《鹬蚌相争》这一课,我努力寻找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经推敲,形成6个片段设计。1.用自己的动作、表情或者语气表现出你对“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喜笑颜开、筋疲力尽”四个成语的理解;2.理解“筋疲力尽”,在此基础上出示“应有尽有”、“同归于尽”和“用尽力气”辨析“尽”的不同释义;3.点出鹬蚌说话时的提示语,进行提示语专项训练。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水平段,出示相关的语句、对话,让学生填写提示语;4.以“相持”为“文眼”,从文中找出动作上的“相持”和语言上的“相持”,并进一步细嚼语言;5.想象续编故事,引导用好提示语;6.写下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后经反复取舍,去除“2”、“3”。

一次赛课,没有创新,没有亮点,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其实创新的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就一则寓言故事而言,我该怎么体现我的创新,苦思冥想。思考:1.以“鹬蚌相争”历史故事为导入,最终回到此故事中来,有始有终;2.以“相持”为“眼”,引导三次对话,体会“相持”在不同时段的情景,读出相应的语气;3.以续编故事的方式,揭示寓言的道理,并把道理写下来。我放弃了第1点,原因是以“鹬蚌相争”的历史故事为导入无可厚非,但是既然导入讲了这个故事,小结时就必须点出这个故事。那么这节课我出发点和归宿点,就不够明确,顾放弃。

杯酒戈矛——“教”出来的矛盾

课堂好似无烟的战场,教师用充分的准备和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智慧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险情”。经过反复“磨课”,我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但是却遇到两个“意外”。

片段一:

师:指名两个学生读表演读“鹬”和“蚌”的对话。

师:鹬啊鹬,河蚌这么厉害,他夹住你的嘴不放,难道你不怕吗?

生1:怕(结结巴巴答出来,看来真的有些怕。显然这个回答出乎意料,明明是不怕,还威胁了河蚌,他没有读懂。)

师:刚才班上很多同学都扮演了鹬,你们怕吗?为什么?

生2:不怕,因为我不放开,他迟早也会干死在河滩上。

师:(再问生1)现在你怕他吗?为什么?

生1:不怕。因为我会饿死,他也会干死。

师:现在我们全班的鹬一起威胁一下河蚌吧……

片段二:(例举公交车上两个人抢座位而大吵,让另一个人抢走座位的事情)

师:……当两个人平息火气之后发现——

生:(插话)座位被老师抢走了(全场哄笑)

师:(学生的大胆猜测让我有些狼狈)没有没有,不是被我抢走了,是其他人。

……(全场再次哄笑)

第一次“意外”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可正是我对文本解读得透彻,关于教材内容的生成我比较巧妙地化解,为我的课堂增色不少。第二次“意外”,与文本无关,学生一次无意识的插话,甚至让我慌乱,显然我的临场经验不足。当我急忙解释“没有没有,不是被我抢走了,是其他人”之后我就后悔。我想也许这样引导会更好:“咦,你怎么知道被我抢走的呢?但是我要告诉你,不是我抢的,是别人。但即使是我抢走了,也不能怨我,谁让他们“鹬蚌相争”的呢?大家说说是不是?“这样一“机智”,不仅能活跃气氛,还可以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认识。

百舍重茧——化解“矛盾”的收获

经历了很多,自然收获就会很大。这次“王兰杯”给予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教师备课功力的重要性。备课的时候心中装着文本,装着学生,装着自己,要学会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矛盾”。

1.“工具”与“人文”的矛盾。

2.语言文字训练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3.创新与务实的矛盾。

4.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当然,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种种,时间与内容的矛盾;长期训练与短期效益的矛盾;方式内容的选择与面向全体的矛盾;共性与个性发展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需要教者在备课中给予化解,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通过有效备课,促使教学效益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