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中,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作为教材的实践者、学生的引路人,只有课前用心地研读教材,准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下面就结合本人使用《九年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江苏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出版社出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以下简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些实践经验,谈一谈如何钻研小学数学教材:

一、整体把握

整体性是当代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在课程上强调整体优化,由分化走向综合。在教学方法上则要求整体设计,与之相配合。因此,我们在解读教材时首先要从整体入手。

1.整体把握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编排体系。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同一原理会在不同阶段的教材中反复出现,只是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呈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如关于“角”的知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观察大量的实物角、动手折一折等方式让学生认识角;四年级时则通过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来揭示角的概念,进而理解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大可不必在二年级时以类似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为难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阶段知识的编排,有利于我们科学地制订教学目标,避免盲目拔高要求。

2.整体把握一个单元中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教材每一单元中都有部分知识点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就是该单元的重点内容,而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到困难的知识点就是该单元的难点之所在。教师必须整体把握,才能找准重点、难点,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提前准备,分散难点。如: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我在学生理解了“倍数”和“因数”的内涵后,开展了这样一项找朋友的游戏:

“同学都有一个学号(1~48,课前都准备好自己的学号卡片),现在你们每人就代表自己的学号数,下面我们就来按要求找朋友。”

2号同学打开锦囊:“有因数2的数是我的好朋友,请站起来。”引导观察:现在大家的学号数被分成了几部分?有什么特点?(2的倍数都是双数。渗透了数的奇、偶性。)

3号同学:3的倍数在哪里?

5号同学:5是哪些数的因数?

师:“到现在还有哪些同学没有找到朋友,请举起你的学号数。”(11、13、17、19……)

“别伤心,你们是一类特殊的数,学完这一单元你们就知道了。”(其实就是后面将教学的素数,激发学生对这类数的好奇心。)

如此处理,不仅加深了对“倍数”和“因数”概念的理解,而且沟通了“2、3、5的倍数的特征”、“素数的意义”等知识点间的联系。着眼于整个单元进行教学,更利于学生知识模块的形成。

3.整体把握例题和练习题之间的联系。

在苏教版教材中,每个例题都安排了对应的练习题,可分为类似于例题的基础题和略高于例题的练习题,是对例题必要的巩固和拓展。在例题的讲解后,我们可以适当地对照习题,将例题加以改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例题和习题之间的联系。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加和减”单元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例题为:一条裤子的单价是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在和学生共同解决例题后,我问道:如果老师告诉你们“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多5元,”你们能求出一件上衣的价钱吗?这样就变成一道和后面习题(黑天鹅有28只,白天鹅的只数比黑天鹅的3倍多9只。白天鹅有多少只?)类似的题目,使得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后面的习题。

教者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知识的编排体系,才能避免断章取义。一些老师在确定好教学内容后,第一件事就是翻找各类现成的教学设计,其实不妨自己先独立地研读教材教材,包括本节教学内容例题和练习题,以及其他各册教材相关内容,形成自己的教学设想后再查找资料取长补短。

二、适度加工

教材一般把数学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数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过程。我们教师必须站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高度上来研究和处理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才能使学生学得懂,学得有滋味,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激活经验。

数学中有些概念的陈述比较抽象拗口,学生不易理解,我们应当把新的数学概念与已知的数学知识和生活或经验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对学习主体而言是有意义的、可以理解的、十分直观明了的内容。如:教学循环小数的概念:“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一位老师从季节出发,问:“春天过后是什么季节?”学生很顺口的说出“春夏秋冬”,“然后呢?”还是“春夏秋冬”,“季节有什么特点?”(板书:重复出现)“‘春夏秋冬’过后会不会出现‘夏春冬秋’?”“那是怎样地重复出现?”(板书:依次)“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现象?”学生很快地想到每周的七天、每年的十二个月等等,在此基础上再讲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学生轻松地把握了概念的要点。

2.分解组合。

教材中配有许多插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挂图呈现。只能静态地呈现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教师如果不是简单地一次性张贴出来,而是分解为若干部分,逐步出示,甚至邀请学生参与,则能化静为动,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热情。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教材二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认识方向”一节内容时,原挂图为:

我将挂图的八个场所剪开来,首先在黑板上贴上“学校”,再贴出“汽车站”逐步引导学生:

瞧,这儿有一所学校,这儿有一个汽车站,谁能说说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汽车站在学校的北面”是以谁为标准的?

老师已经知道电影院在学校的南面,谁来把电影院的照片贴上去?如果以电影院为标准该怎样说?电影院的北面还有什么?

(贴上火车站图)谁来说说火车站的位置?少年宫在学校的东面,谁来贴上照片?

……

教材仅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合理地加工,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三、教后反思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师钻研教材,对教材的把握、加工是否到位、合理,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检验,必须认真地回味反思。

1.通过比较进行反思。

如我在教学老苏教版第八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时,在学生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后,我提问道:“同学们猜一猜还有哪些分数,你能用图形来表示你想到的分数吗?”有不少同学写出了四分之三、五分之二等几分之几的分数,并用图形表示了出来,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讲一讲几分之几的意义,而将比较分数的大小改为下一课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学国标教材第五册中类似的内容运用此法却不能获得成功,主要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类推、概括及表达能力都不及四年级的学生。通过比较,我深刻地认识到:对教材的处理必须跟随学生的思维状态,滞后于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使之失去兴趣,过于超前又会使学生学得很吃力。最佳状态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间的互相启迪,自主地获得知识。

2.通过追问进行反思。

教学后,再追问一下自己,往往还会有所发现。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乘加混合运算”,教材中的例题为“笔记本的单价为5元,书包的单价为20元,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学生们都列式为“5×3+20”,我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理解“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先求出3本笔记本多少元,所以必须先算乘法。”但课堂作业中,却有不少同学将类似于“45+25×7”的题目先算了加法,难道仅仅是同学们一时疏忽造成的吗?我重新认真查看了教材,回忆教学的过程,发现应用“5×3+20”教学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够典型,乘法在前,加法在后,即使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是先算乘法。那么如果将例题稍作改动,问题变为“小军买1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一共用去多少钱?”学生根据习惯往往列式为“20+5×3”,是不是更凸显这节内容的教学意图呢?跟同轨老师交流后,在他的班级运用改动后的例题教学,果然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教后反思,可以达到对教材认识的再次升华。也只有这样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教学过程才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起点,我们的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了深度解读,才能灵活处理,合理预设,课堂才能生成我们所期待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