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优秀的语文教师,结课时不是草草收场,不是书到临尾渐渐松,而是课了事未休,课终情更浓,课结智不停,不仅仅使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课内,还要使学生在课外仍然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其实,一节课结尾该如何收束,应讲究艺术,需潜心研究。下面是笔者对结课艺术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归纳总结,耐人寻味

演绎和归纳是最常见的两种逻辑思维方式。语文课堂教学较多采用的则是归纳式。因为学生对一篇课文的理解,一般要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因而,归纳总结便成了结课艺术最常用的方式。

讲授《陈情表》一课时,我是这样结课的:“纵览全文,情溢其间——亲情、孝情、恩情,以及文中所回荡着的抑郁之情、两难无奈之情、恐被猜疑的忧愤之情、又恐因不赴命而被责罚之情……这次第,怎一个‘情’字了得!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这一结尾,简洁明了,系统完整。既将同学们讨论的意见加以高度概括,又揭示了情的内涵;既总结了全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二、设置悬念,引而不发

演戏讲究演透而不演绝,若一演绝,就断送了艺术。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结课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引而不发,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比如在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课堂结束语:“同学们,林冲在大火中到底是不是被烧死了呢?假设没死他又会到哪里去呢?要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一连串的悬念使学生因下课铃声而行将关闭的思考的闸门再次打开,引发学生进行种种猜想、判断、理解,收到了“课虽完而思不断”的审美效应。

三、创设高潮,戛然而止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是呆板机械的,而是机动灵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一个“高潮”,通过高潮把学生推到一个新的境界中去。正如小说的高潮可以安排在结束一样,课堂教学中的“高潮”也可以安排在结束。

笔者在教《归去来兮辞》时,便把“高潮”安排在下课前的5分钟内:“陶渊明,千百年来炎黄子孙精神脊梁的象征,他淡泊名利,向往田园,蔑视权贵,质性自然,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站在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俯视芸芸众生,一身桀骜不驯的傲骨让所有的势利小人汗颜。他在政治上失败了,但在文学上成功了;他暂时地失败了,却永远地成功了。这就是陶渊明。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这段结束语,充满哲理,生动感人。学生、教师听后群情激昂,然后戛然而止,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余地。

四、音乐渲染,余音绕梁

音乐犹如海洋,虽无汹涌的波澜,却能渗透人的灵魂,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精神随着优美的旋律而升华。因此,在结课艺术上将音乐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愉悦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教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时我是这样结课的——“(深情地说):此时此刻,我们正徜徉在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美妙意境之中,品味那轻缦如烟,悠悠惆怅中交织的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品味那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的脉脉温情……”(课在优美动听的《春江花月夜》音乐声中缓缓结束)此时,那悠扬的音乐声已经深深地飘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灵。这样结课,易于引起学生情感的强烈共鸣,强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

五、冶情励志,激发激情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在总结概括的同时,也可以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生平事迹,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治学精神,给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

比如讲《苏武传》一课时,我是这样结课的:“宁死不屈的苏武被囚禁在北海牧羊19年,而手中始终拿着象征祖国尊严的汉使旄节。祖国是民族永远的母亲,爱国是历史永恒的话题。为了祖国,文天祥拒绝了高官厚禄的诱降,高吟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就义……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民族的昌盛,同学们,请自觉承担起历史的重任。下课。”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的繁荣昌盛来之不易,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当然,结课的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不论何种技巧,都应给让学生有一种“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