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村初中一线语文教师,深感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语文教学水平滞后,原因不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学生阅历有限,对生活感悟太少太浅。其二,学生的表达技巧欠缺,对生活有些感悟却不能有效表达,无法涌现出使人眼前一亮的想法,因而产生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困境——教师不能有效教学,学生也不能有效开展学习。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突破与发展?

一、全方位了解学生,寻找突破口

教师只有了解并熟悉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由于我是在农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加之又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学生气浓厚,有和学生深入交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近半年的接触与交流,我对学生的普遍状况已经摸清。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外出务工心切。所以在学习上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差,没有长远目标与打算,得过且过的混日子,更谈不上专心学习了。另一方面,学生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现实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的想法。这就为我的积极引导提供了途径。因势利导,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联系起来,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

语文学习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学生的生活学习无不与语文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纳入教学资源之列,充分考虑到它们对学生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海纳百川,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就是学生喜爱的,教师也得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些事情,与他们感同身受。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去和学生交流,才会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才知道怎么帮助他们成长。

二、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感悟生活

生活是一本无字书,它的内涵太丰富了,我们只要窥其一角,就能受益终生。大学毕业时,我的班主任有一言相赠:“一个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此言对我影响深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一定要多元,以适合对不同学生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要运用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去引导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在优势,使学生成为独特的有价值的个体。他们的自我意识一旦得到激活,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就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打量和感受这个世界。如此一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被激发出来,前途当然无可限量。

对农村教师而言,更要抓住有限的语文资源(新闻、音乐、影视、书籍等等),深入挖掘其内涵,并与学生的需求对接,使其发挥成倍的功效。农村生活相对单调,要学会创造新鲜,不拘一格的玩出花样,让学生在相对贫乏的信息中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方法技能的感染与传授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发掘自身优点,寻找差距与不足,教师教法应不拘一格。针对学生一直对写作要领无法掌握的现状,我有了一些想法。因为学生对影视的熟悉和热爱远远超过学习,而影视与写作又同属艺术,所以我以写作和电影作比较。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导演,要拍摄一部能赚钱的电影,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外,还需要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但都集中在两个方面:好的剧本和好的表演,即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故事内容和演员的精彩表演。学生表示赞同,我便引申到写作——好的剧本就好比我们作文中充实而生动的内容,一定要能打动人;演员精湛的表演好比作文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一定要能吸引人,两者的完美结合,就是经典。而最重要的是剧本,即我们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至于演员倒在其次,因为我们可以在演艺圈选择合适的,一如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此告诫学生:写作中,对生活的感悟最为重要。要积累素材,就要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再者多阅读多思考。而且,熟能生巧,学生会在学习中逐渐体会到什么样的题材用什么样的表达,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形象化地说明问题,我以一位学生的作文为例,指出其中不足,并亲自捉刀,写了一篇文章,与学生交流,使他们明白,作文还有这种写法。这样,作文指导的效果才会明显,学生有了思索的方向。

四、结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外,更应该去了解和关注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学生人文素养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