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像我们少年宫这样的开设素描培训班的机构,教师、学生、家长评价一幅素描作品好不好的标准是看画得像不像;关注能否在素描考级中取得好的级别。这是一种纯粹的应试教学。他们没有意识到素描除了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之外,还是绘画者表情达意,抒发情感的手段之一。要让学生建立这样的创作理念,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素描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与传统教学方法、手段别具一格的方法、手段,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灵感,给作品中注入活力与张力,创作出富有灵气作生动画作。

一、 激趣导入,拉开素描教学的“序曲”

在素描教学中,我认为新课的导入就像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只有激发他们的兴趣,创设接受新知、激发灵感的良好氛围,才能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

记得在教学《素描静物——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形式》第一课时的导入环节,我没有按常规教学的流程去介绍炭笔、木炭条等工具的特性,而是结合小学生们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放手让学生玩一玩手中的炭笔和木炭条;在纸上随意地涂画:用力地画、轻轻地画、慢慢地画、迅速地画、用笔尖画、用笔肚画,甚至用笔侧躺着画……让学生在把玩的过程中去比较铅笔、炭笔、木炭条三者各自的特性,感知不同的绘画工具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知道当面对绘画对象,想表现玻璃表面的光洁、绸缎的柔软滑亮、陶瓷的粗糙、金属的坚硬等特点时,就可以有选择地运用铅笔、炭笔、木炭条三种不同工具进行表达,而不是不管什么内容都用铅笔进行面面俱到、详尽无遗地描绘。

像这样“玩”炭笔、木炭条的素描课堂,就是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求知欲,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绘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如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孩子自己进行探讨,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

二、贴近生活,制造素描教学的“趣点”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本质问题,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新课程中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正确地施教。在理想的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新奇感,要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大多数围绕石膏几何体、石膏像展开(当然这些都是素描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内容)。但我主张除了这些,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熟悉和喜爱的身边的人或物作为绘画对象。画素不相识的模特远没有比画自己熟悉的朋友、同学更有意思;在孩子眼中,画妈妈的手机,自己的CD机、耐克鞋、MP3远比画几何石膏体、石膏头像来得更有趣。在教孩子画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既要注重构图、形体与空间、画面整体感的控制;点、线、面、影调与黑、白、灰的处理;解剖知识、透视规律等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多样评价,完美素描教学的“尾声”

对素描作品的评价,很多人以“像”或“不像”作为唯一的标准。其实每幅学生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思考和感受,能具备较好的构图、流畅的线条、较准确、生动地描绘出物象特征就十分难能可贵了,所以评价时要充分肯定他们充满激情富有大胆表现力的作品,夸奖他们画得好的地方;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去体会、感受、想象和表现。如果对学生的评价过于苛刻,操之过急,就会引起他们的厌烦情绪,消退他们学习素描的兴趣。因此在作品评价上,教师应积极鼓励,给学生更多展示自身的舞台。

为此,我将学生的作业拍成照片,制作成小画册,供学生翻阅;利用教室里的一面墙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来欣赏;还定期举办画展,将学生作品装裱入框……当学生们的作品得到参观者的赞叹时,那种兴奋使学生的“成就感”一触即发,成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素描的强大动力。

孩子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希望更多的孩子在愉悦的情绪中感受素描的美,在无穷的乐趣中学会表现美。我想这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