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又常常使学生难于理解,甚至忘而却步。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始是由所学的数学内容和讨论的问题引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例如:在教学分数减法3-■时,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将这题编成一道小数减法应用题:“妈妈给燕燕3元钱(每张一元)去买练习本,需付0.8元,问燕燕买一本练习本应怎样付钱给营业员?”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得出,只要拿出一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回0.2元,还剩2.2元。教师又问:“你为什么不把3元都给营业员呢?”生答:”买一本只需0.8元,付给营业员1元已足够,如果都给营业员,另外的2元营业员仍旧要还回来的。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接着教师出示例题3-■,要求学生用刚才的方法计算,学生很快地发现只要从3中拿出1来化成■,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就能体会到数学学习并不枯燥乏味,它是那么生动、有趣,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内心去感受一定要把数学学好,有了信心、兴趣,就可获得更多的成功。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在心里造成生疑、质疑的状态。教学中若是一味平铺直叙地讲解,一般不会引起学习兴趣,通常学生在新授前已预习课中的例题,基本对例题的解法自己能看得明白。若教师在讲授时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啰唆,只有根据数学教材特点,通过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学生才能生疑,要求解疑,才能产生求知欲,激发兴趣。教学中要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深入研究新知识中隐含的本质内容,以此调动积极性,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引导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之一是活泼好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能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引起学习兴趣。教学时要根据数学内容的特点,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摆弄学具,自己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教学第十二册数学课本中的“圆锥的体积计算”一课中,同学们马上说出V维=■sh问:什么前提下才会有这个结果?是任意的圆锥与圆柱都存在这种关系吗?疑问产生了,教师不宜急于给出答案,让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套等高等底的圆锥、圆柱学具和一袋沙子,用圆锥装满沙往圆柱里倒,观察多少次才可倒满?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学生手、脑、眼等并用,自己解决问题。同学们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主动积极,尝到了探究知识的乐趣,同时由于人人动手操作,教师允许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受到群体效应的激励,课堂气氛活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学数学的积极性。

四、利用恰当的批语,稳定兴趣

通常只有在语文作业中,孩子们才能看到老师的批语。而在数学作业中,孩子们看到的只有分数,或“√”或“×”等符号。孩子们领回作业本,就随手将它甩进抽屉,有的甚至看都不看,对他们来说那是没有感情的符号。若教师在数学作业或单元测验卷中,针对学生的作业实际,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经常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一些简短批语加以激励,就可以稳定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对于一向书写工整的作业,采用夸奖式,如:批改你的作业,是一种美的享受。对于一向书写较乱而有一次较工整的作业,采用鼓励式:若不看名字,竟认不出是你写的,变化真大。对于“勤思”“善思”的同学,采用欣赏式:虽然费时,可你坚持做了,体现你的刻苦。对于不甘落后又取得进步的作业,采用期待式:你就像碧蓝的天空中的一朵白云,愿你这清纯的云朵越飘越高,飘到那理想的境界中。对于成绩老提不高的,采用期望式:小浪同学,老师真希望你的成绩就像你的名字一样,能卷起小小的浪花,那浪花多美啊!将单调枯燥的符号变为充满情感的语言交流,使学生看到了希望,使学生增强了信心,使学生迷途知返,由此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综上所述,兴趣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因此教师要抓住每个可培养学习兴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