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实验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文本,通过多读、多听、多观察,多体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神奇魅力,因此我们要继承前辈优良的教学方法,摒弃盲目追风的陋习,坚持“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发展语文素养。

一、“以读为本”,感受文本

在长期实践中,我一贯重视学生的阅读指导,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基本功的训练。我深知:读是感的前提,感知必须以读为基础。好课文要重视范读,这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学习在朗读中表现情感的方法。当然,我们也要适时充分运用在现代信息技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文本。

比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打开教学课件,一边让学生欣赏画面,一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然后,又通过轻声读、朗读、同桌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己细细品味语言的魅力,从而置身于规范的语言环境中,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熏陶、感染,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

二、“以读为本”,感悟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底蕴,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触摸其中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形成独特的、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同时,在读中,学生沐浴着教材浓厚的人文气息,感悟着真、善、美,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扮演成陶罐和铁罐,通过声情并茂的对话朗读,让他们体会铁罐的傲慢与蛮横无理,陶罐的谦虚与宽容大度,从而真正认识到:物有所长,尺有所短,要正确看待他人的长处与短处。

三、“以读为本”,积累语言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读为本”,更要重视对课内外重要篇、段的背诵。

首先,理解是积累的基础,而朗读又是理解的基础有事。只有在充分朗读之后,才会受到启发和感染,学生才会主动记忆。我们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把积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喜欢读的文章里挑选好词、好句、好段、美文记下来,并熟读成诵。努力培养他们把诵读当成语文学习中的一种乐趣。

其次,背诵是积累的关键。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要汲取前人的教学经验,抓紧利用一切有效时间让学生多记忆、多积累。我要求我们班的学生在每天上课前五分钟背诵名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背诵课内外的好词、好句、好段等等,并每周评出三名背诵大王,发给小红花等形式,通过各种评价手段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以读为本”,运用母语

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外在体现无非是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因而,我注意引导学生把所积累的语言,通过说和写迁移运用在自己平时的说话和写文章中。

首先,趁热打铁,随情入境。在学完课文后,我采用先说后写的形式,让学生对原文本进行扩(缩)写、续写、仿写、改写等,使其成为读的延伸和发展,成为学生感悟的升华。如学习《坐井观天》后,让学生先说再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后,让学生仿写校园的景物等等。学生在当时那种学习情境中,就有话可说,而且滔滔不绝。

其次,捕捉契机,随情练笔。如下雪后,我引导学生领略粉妆玉砌的白雪世界,先让学生说雪景,然后写下《第一场雪》;学生含着热泪看完影碟《少年犯》,我就让他们先谈感受,再写下《流泪的花季》观后感……这些看似平常的讨论和交流,确实让孩子们的作文内容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又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给学生以鼓励,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了。

朗读成习惯了,好的语感形成了,既积累了写作素材,又学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同时也悟出了作文之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是无须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