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倡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学生的阅读要求从习惯到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是立体的,逐渐深入的,对各学段的阅读字数也有明确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全社会形成阅读的良好氛围。

一、多种渠道习得阅读方法

要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阅读方法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好的阅读方法,会使他们在阅读中如鱼得水,畅快淋漓地享受阅读的快乐。例如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帮助孩子们掌握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孩子们就会在拿到一篇文章时,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讲了什么;接着把文章分为几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了解每一部分都讲了什么;最后,把各部分内容连缀起来,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孩子们很容易就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阅读的效率更高了。当然,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是自我领悟和系统学习相结合的,系统学习占主导地位。有了阅读方法的引导,孩子们才会轻松地走入阅读的世界。

二、审慎选择阅读材料

孩子们学习到了一些阅读方法,就要使他们英雄有用武之地,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熟练掌握阅读方法。那么,孩子们读什么书是不是可以放任自流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和家长对孩子们读什么书必须加以指导。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学段,给孩子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如小学低年级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中外著名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最好是图文并茂,加注拼音;小学中年级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和游记及历险故事;小学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大部头名著等。

三、让阅读成为生活的需要

1.让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补充。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是一个个范例,它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更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孩子们如果能在课内学习之余,拓展他们的视野,积极进行课外阅读,那么对课内学习将极为有利。如学习了《长征》一课,许多孩子开始阅读毛主席的诗词选,从一篇篇文采飞扬、大气磅礴的诗篇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一代伟人的风采,对课文的理解也更透彻了。

2.让阅读帮孩子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充满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有向他人请教、自己探究等方法。向书本请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当孩子们想知道蚜虫和蚂蚁的关系时,可以翻翻百科全书,答案会清楚地呈现在他们面前;当孩子们想了解一些字词的意思时,可以翻开字典辞书,解释一目了然;当孩子们想寻找开队会的材料时,可以翻开少先队活动丛书,材料跃然纸上。阅读能帮孩子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增长他们的才干,孩子们自然会喜欢上阅读。

3.让阅读为孩子们提供精神交流的资料。心理学家指出,人们的交流分为三种,即物质和物质的交流,物质和精神的交流以及精神和精神的交流。其中精神交流的资料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阅读。在一个教学班常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上课发言积极,和同学沟通活跃的孩子,往往是喜欢阅读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了各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恰恰是他们进行交流的宝贵资料,是他们精神交流的源泉。

当阅读成为孩子们的生活需要时,阅读就会像吃饭、喝水一样变成很自然的行为,阅读兴趣也就自然产生了。

四、在阅读中陶冶情操

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它除了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开阔人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人们在阅读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让心灵得到一次次涤荡,让美德与之相伴。孩子们阅读了《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学习他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同时更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学习了《花的勇气》一课,孩子们从娇小的花朵身上汲取养料,在人生的道路上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阅读了《小珊迪》一文,孩子们会被小珊迪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同时也愿意拥有珊迪一样的美好品质。总之,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孩子们相伴一生的朋友,它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

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必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下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形成。当然,孩子们还必须克服浮躁心理,静下心来投入阅读的怀抱,享受阅读的快乐。阅读常伴左右,会让孩子们的世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