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的变化及要求决定了导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教师如能合理地使用导学策略就能够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导学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现阐述如下。

一、引导学生自主发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节课教学效率如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是外因,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是内因。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精读教材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发言,要求发言简明扼要,教师视实际情况控制时间。学生围绕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材料,结合生活中的人、事或自己的亲身体验,并说出印象深刻的部分或原因。如:我在进行“做人要自尊”教学内容时,让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有尊严的人或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上台发言,由于讲的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或事,所以学生讲得真实生动,有真情实感,启示也谈得特别深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发展动机,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鼓励学生自设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人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有价值得多,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要转变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要把学生当作课堂活动的主角,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给他们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教师要当好策划者的角色,把重点放在“导”上。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答问题具有较高的主动性,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被动回答,学生就是被动者,两种方法对人的大脑的开发、对人思维的锻炼、对人技能的培养、对人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由于其内因不同、主动性有差异,效果显然也不同。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

三、指导学生交流探讨,实现共同提高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思想品德课学生提出了问题,也探究了问题的答案,课堂上教师再导什么呢?那就是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共享获得成果的喜悦。我让学生把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继续深化,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根本途径,是学生自我风采的展示,也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体现。通过抓这一导学环节,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快乐而富有意义的事。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加强交流,增进友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对照他人寻求的问题答案,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促使自己再次探究学习,深化提高,寻找出全面而有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此引导,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注重情境创设,促进学生成长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我在课堂导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感受,辨别善恶,分清是非,识别美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如:我教学《拒绝不良诱惑》一课时,先向学生介绍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相关数据后,指出“黄赌毒”是诱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再让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因吸毒、赌博、涉足黄色文化而导致家破人亡,危害身心健康,贻害子女的事例,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拒绝不良诱惑、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文明习惯和高雅情趣的必要性,进而引出要善待网络,严以律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使学生在思想上有触动,实际上有所行动,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课堂导学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导学方法,我所谈到的自己在新课改实践中不成熟的做法,许多方面将随新课的推进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