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刚接了高一年级的新课和班主任,一切都是新的,但由于认识不足,无论是授课还是班级管理,我都凭经验,按照老一套的办法来做。两周后,学生普遍反映老师讲得太多,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观众……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尝试着“放权”。书上有的东西,我让学生在课堂或自习课上自学,学生能看懂的,我不讲,学生不理解的,我让他们小组讨论。但就是在讨论这一环节出了问题,我们的学习小组是按照座位划分的自然小组,而座位是大体按照身高结合视力听力来安排的。他们合作学习或小组讨论时,有的组叫嚷一片,有的组鸦雀无声;有的组的个别学生因无人能与之讨论,有的组胡乱说一气,没有结果更没有质量。一节课下来,问题依然还是问题,时间已经过去了,教学任务怎么也完不成。我又陷于了沉思。

通过调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有的学习小组内部成员的差异太大,有的组6人全部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或性格外向而张扬,或全部都是学习成绩较差的,或一两人成绩好、能力强,其他人成了他俩的观众或听众。无怪乎一到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时就出现以上现象。这样的学习小组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以合作学习为目标建立起来的学习小组,仅仅只是临时拼凑的小组,不符合新课程合作学习的要求。

鉴于以上分析,我决定重新排座位,重新编组。在排位编组前,我对全班学生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内容涉及到:性别、年龄、家境、身高、视力、听力、爱好、特长、学科兴趣与学习状况、总体成绩与学习能力、喜好的学习方式、学习倾向性等,将问卷收集起来仔细归类。然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势优点与劣势不足,认识到扬长补短的重要性。这样就为重新排位编组提供了依据,也扫清了学生思想上的障碍。重新排位编组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倾向性、性格、学习能力与成绩、学科爱好与成绩,参考学生意愿与其他如身高、视力、听力等因素,运用匹配与失配相结合的策略,使组内及组与组之间同中有异、梯级排列,目的在于保证让同一小组内部都能合作学习,共同讨论问题,每人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保证都既发挥自己的长处又能弥补不足,以达到人人有长进个个在发展的目的。

按匹配与失配相结合原则重新排位编组后,学习效果日渐明显。因为同一组内的6人在情趣、性格、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既是相近的又是互补的,因而既保证了他们有共同语言,能合作,又保证了他们由于存在差异而互相取长补短,还能形成竞争气氛,也就是既保证了合作又保证了竞争,既能扬长又能补短,因而讨论的气氛热烈了,学习的效率提升了,问答的质量提高了。同时,在班级管理上顺便实行小组责任制、组间竞争制等,班级管理省力了,班风正了,学风浓了,正气旺了。

通过这次亲身经历,我反思总结到以下几点:

1.新课程实施者确实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学生发展观。新课程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主动地、自主地求知,通过学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激发主动求知的欲望,培养自主求知的能力,养成自主求知和合作实践探究的习惯,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为以后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而,新课程实施者一定要转变观念,把学生的成长发展放在首位,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为工作目标和重心,要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创造空间、营造氛围、提供服务。

2.新课程实施者一定要快速转变角色,作学生发展的服务者。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行为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服务者和同路人,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来表现自己。教师一定要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实施者一定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工作做到实处、做细。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心中要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有学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切不可不顾学生愿望和感受,只顾照自己的老一套来施教,那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油,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致使教学分离,导致严重后果。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有新理念,教师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行为一定要体现一个“新”字,同时要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