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的课改,链接到高三备考,在作文复习这一板块和同事的感觉一样,始终纠结,学生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上了这么多年学,作文越写越四不像了。

作文文体概念不清,这是学生的问题吗?回想近三届高中作文训练,我们不是被旧材料作文牵着鼻子走,就是让话题作文带着兜圈子。现在的新材料作文虽然既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在文体上不做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放开了手脚的学生大多数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议论文的写作,而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写议论文,那么为什么都朝一条道上走呢?我询问了学生,一是因为这些年好多高考满分作文都倾向于这种文体,二是上了高中以后我们的专门的文体作文训练已经没有了,还有教材课文的编排与写作训练的文体概念并不相匹配。学生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就在迷茫中遗忘,在盲从中失却。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这一问题得不到重视,学生的写作水平则会不进反退。

再溯源到20年前,刚刚从教时,高中还处在使用小课本的年代,那时高一阅读与写作侧重的文体是复杂记叙文(这种体系和小学初中的简单记叙文很好链接了起来)与散文(它的基础是记叙文),高二高三分别侧重的文体是议论文以及小说。所以那会读与写的目标纯粹明确,训练线条清晰集中,三年训练下来,学生的基本功反倒扎实,高考作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擅长,选择不同的文体去写作,感性的学生可以选择记叙文、散文甚至是小说,理性的学生可以选择议论文的写作,可谓是各得其所,异彩纷呈。那时尤其到了高三,学生的作文已趋向于个性风格的显露,我经常把他们的优秀作文打印出来整理成册。至今看来,还值得回味。

如此反思过后,我在想不管我们怎么课改,不能亦步亦趋,丢了根本。今年的高考作文复习,我回归了文体训练的复习,本学期共写了四次大作文,我制订了一个训练计划,记叙文、散文各一次,议论文两次。具体设计如下:

1.(复杂)记叙文,要求以叙述描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方法:分析我的一篇下水作文《一件小事》,请学生列提纲并进行仿写。

2.(写景抒情、写人叙事、议论或哲理)散文,要求多种表达方式的有机结合,并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方法:分析我的一篇下水作文《记录“收藏”》,请学生赏析并进行仿写。

3.议论文训练一,要求以议论为主,凸显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方法:阅读并剖析了经典议论文吴晗的《谈骨气》并仿写其结构形式,给出选题自由选择写作。

选题为:

(1)在这个手机、网络普及化的年代,你如何认识其一对中学生的影响? 请自拟题目。

(2)命题作文:我之“酷”观 (今日对手、选择、面子)

我看“作弊”(“时尚”、“偶像”、“明星”)

4.议论文训练二,要求写一篇评论式议论文,至少有两个分论点以及两种论证方法,分析有理并且能够深入。

选题为:

(1)节俭不是小气

(2)过程就是结果

(3)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

(4)“为富”未必“不仁”

(5)“近墨者”未必“黑”

(6)拥有“8”,能发吗?

前两种文体训练其实是在让学生找回自己的作文记忆,我以自己的下水作文作为引导,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在训练中发现了作文的天地其实很开阔,只是自己一叶障目走入误区。后面两次议论文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此种文体的写作,培养学生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关注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从四次作文的训练效果来看,我找到了曾经美好的教学感受。